轮作休耕 2006_王本忠:农村土地休耕才是长远之际
本文关键词:休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近年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工农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农村耕地抛荒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抛荒面积呈增长趋势。据调查,农村土地抛荒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外出务工人员剧增,农村劳动力锐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且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引起用工需求急剧增大,这一切,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绝大部分15至60岁的农业人口,为了挣钱养家,消除自家的贫困状况,纷纷走上了外出务工之路,最终导致农村劳动力锐减。
二是种田收入过低,农民失去了种田积极性。中央取消农业税并下拨粮食补贴、良种补贴等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随着物价的上涨,农民种粮所需要的农药、化肥等也相应的跟着上涨。农民种粮除去成本每亩利润不到1000元,按照每家5亩耕地计算,一年下来收入就5000元,而很多家庭不一定都有5亩耕地。这还是土地比较肥沃一点的农村,如果在土地贫瘠、交通又不发达的山区,农民种田只能是解决吃饭问题。而外出打工,一般年收入可以有3万到5万,除去各种开销,也是种田收入的4-5倍,所以农民会自动放弃种田。
三是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土地耕种无法实施。目前,农村的水利设施,大都兴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水利设施在在兴建时一般都是土法上马,设计不合理,质量不过关,运行几十年,根本不能也不敢蓄水。与之配套的干渠和支渠,大多用石块和泥土砌成,水冲雨淋之后,慢慢塌掉了,根本无法通水。大雨来时无法防洪,大旱来时无法灌溉,水利设施成了摆设,耕地抛荒也就不可避免。
四是新生代农民没有种田技术和种田兴趣。现在的农村,那些刚走出初中、高中校门的学生,除了读书以外,不懂任何种田技术;有的孩子,看着自己的长辈做农活很辛苦,又没社会地位,所以从心底里厌恶农业生产,根本没有种田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仍在耕种的农民会因年老而退休,年轻人因厌恶或不懂技术而退出农业生产第一线,,耕地抛荒势必会愈演愈烈。在有些偏远农村,还存在着在家耕种农田就是人“没本事”的观念。
对此,学术界认为: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珍贵,耕地抛荒造成了土地资源的闲置,有的甚至把它上升到了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存在此观念,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这部分专家学者固有的思想就是,你农民就只能种地,而且还见不得农民进城,见不得新事物,以前这些土地都是有人种的,现在没有人种了,就认为问题大了。其实,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首先,土地是不能再生的有限资源。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个时代就把它用尽用完呢?人除了工作,还要修身养息。人如此,土地也亦然。从这个意义上讲,抛荒正是保留资源的最好做法。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最新《土地整治蓝皮书》指出,我国耕地受污染面积约为1.5亿亩,占我国总耕地面积的8.3%。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土地的破坏日趋严重,为了对受污染和破坏的土地进行自我修复,闲置是最好的办法,多使用一年,严重性就会增加一年。如果每块耕地都要进行这样的恶性循环,那几十年、几百年后,这些耕地还能不能种得出粮食都成了问题。
其次,土地抛荒说明了部分农民正在摆脱土地对他们的束缚。土地不再是他们谋生的唯一手段。当农民觉得种地达不到他们的预期目标时,他们自然选择不种,这是一种市场行为,也只能用市场去调节。人都是向往好的,要让农民有选择,不要把他们一辈子限定在某个区域。这种选择,比如外出打工,不但会使农民增加收入,还能使他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以笔者的家庭为例,我的侄儿子2000年考上大学后,可我的妹妹、妹夫和父母一辈子耕种,卖掉5头猪和600斤稻谷,找我借了1000元才凑齐了3500元的学费。从那时,我的妹夫就出门打工。可以说,如果他不外出打工,单靠种地,是根本不可能供得起我侄儿子读书的。有的人出生在小山村,因为太穷,而且地处偏僻,以前连媳妇都讨不上,可自从外出打工后,年轻人基本在外面都可以找到媳妇。
打工久了,见识多了,挣钱多的就在外面买了房子,挣钱少的就把自家房屋整修一翻,有的还买了小轿车,有的在镇上开启了商铺,都有了比在家种田好很多倍的归宿。年轻人外出打工,老年人在家把抛荒的耕地都种上了树,现在回家,一片青山绿水,感觉整个环境都变了。
第三,从粮食安全角度来看,这也不是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人口增加了45%,粮食增产了60%,而耕地却在减少,这说明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关系并不成正比,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劳动力、化肥、农业机械等,我们不能只盯着抛荒的土地。从全球粮食供求情况来看,世界上有很充分的粮食供应。全球粮食供应的总形势,和大多数商品一样,是由需求决定产量,万一我国粮食供应不足,可以从国际上获得,日本消费的粮食中有40%靠进口,韩国消费的粮食中有60%靠进口,我国这么多年有进有出,基本平衡。如果有一天,我国粮食真的成稀有资源了,有好的利润可赚,自然会有更多的人去承包土地,去耕种粮食。
第四,要实行土地休耕保护政策。而不是无限制地开发利用。美国早在1985年就根据“食品安全法案”制定了土地休耕保护计划,当时的目标是休耕4500万英亩土地。按照这项计划,农民可以自愿提出申请,将那些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或具有其他生态敏感性的耕地转为草地和林地。进入计划的土地一是要休耕,退出粮食种植,二是要采取绿化植被措施,包括种植多年生的草类、豆科草类、灌木或林木。每亩土地每年对农民补贴50-50000美元。而在耕地保护方面,很多发达的国家,比如日本、加拿大、英国等都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在这方面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做得不错,可对广袤的农村土地来说,当前更应该研究的是耕地的污染和土地的保护问题,不要到了我们的下一代,他们愿意种粮了,却没有地可耕,或者说种出的粮食根本就用不成,那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所以,耕地的休耕才是长远之计。
本文关键词:休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2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gzhengshiwu/152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