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期刊论文 >

家访记录内容高中_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重视历史知识的深化

发布时间:2016-11-27 18:57

  本文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精品资源

打包资源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重视历史知识的深化-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简介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其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其中,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深化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它通过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如何深化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谈几点体会:
  1、吃透历史概念和关键词语 高考历史有许多试题带有很强的迷惑性,如果学生对历史概念和关键的词语一知半解,似是而非,那么就很难得出正确结论。例1995年高考试题第5题选择题“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自守政策的含义是:A、绝对禁止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边疆”。江苏省考生中有30%的学生答题错误,高考历史历来都很重视这方面的知识考查,例如2002年广东高考历史第8题关于乌里雅苏台将军的试题。第16题关于建国后土地改革中实行的土地制度等试题,都涉及对历史基本概念的考查。第25题“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历史背景,不包括……”等试题,涉及到对历史关键词的考查。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加强对基本概念、关键词语的教学,使学生弄懂弄通,在答题中不至于出现错误。
  2、重视对历史事件原因和结果的分析 例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教材分析,其内因是晚清时期我国已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从经济角度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从政治角度上,日益腐朽,官场黑暗,军备废弛,阶级矛盾激化,闭关自守、闭目塞听。其外因是由于西方列强完成工业革命,而走上对外扩张道路。从而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再如对维新变法原因分析,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帝国主义列强对外扩张更加变本加厉,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其次,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破坏,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为维新变法提供了阶级基础,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又为康梁维新变法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得出维新变法活动“在当代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进步意义”的结论。在历史教学中要使学生区分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等,以便于更好地把握历史事件的产生、发展的过程。
  3、抓住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本质 从历史教学中要教会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历史事件的本质属性。例如赵尔巽在《清史稿》中说:“林则徐才略冠时,禁烟之役承道光严切之旨,操之过急,及敌氛蹈瑕他犯,遂遭谗屏斥,论者谓粤事始终倚之加之操纵溃裂,当不致此。”通过分析要使学生认识到赵尔巽把鸦片战争爆发和失败原因的推到林则徐身上,其实质是为清政府辩护。再如《洪仁轩自述》中说:“自古取江山,屡先西北而后东南,益自上而下,其势顺而易,……,江之北,河之南,古称中川鱼米之地,……,合弃之不顺,以苏杭繁华之地,一经挫折,必不久远。”又说:“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通过分析要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除反动势力强大外,还有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而不在于地理位置的优劣。等等,只有对历史事件的表象进行深入分析,抓住本质问题,才能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结论。
  4、重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 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能力,也是高考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2002年广东高考试题第21题“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与亲教改革共同点的是:A、反对禁欲主义。B、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C、矛头直指教皇。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第36题问答题:“19世纪初期发生了拿破仑战争,20世纪初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比较这两次战争在范围和性质方面的不同之处,(8分),指出两次战争后各形成什么国际关系体系。其共同点是什么?(6分)”,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在比较中理解,在理解中提高,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5、重视对历史事件作用、影响和意义的分析 这方面要根据历史事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不要引导学生死记硬背。例如《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要结合不平等条约的各项条款逐条分析其影响,(附表格)
   内 容 对 中 国 的 影 响
  1 赔款4.5亿两,39年还清,本息9.8亿两 列强对中国大规模勒索;清更大规模对人民搜刮,人民更加贫困,经济更加凋敝
  2 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中国人不得房住,各国派兵保护 “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列强策划侵华的大本营,列强对京津地区的控制,使清政府完全处在列强的控制之下,,便于直接派兵镇压人民反帝斗争
  3 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外国驻兵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
  4 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人民成立盛办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清朝官吏更严厉镇压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列强的帮凶。
  5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之上 便于清朝能按侵略者的旨意实行卖国政策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成了。
  历史教学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辛丑条约》的对中国的危害,要根据条约的内容进行分析。等等,类似例子很多。
  6、重视对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 苏东坡在《题西林壁》诗中到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对学习历史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学习历史要能够跳历史之外看历史,否则,就会一叶障目,抓不住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讲授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要联系世界历史,因为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于世界历史相联系的,从世界历史这个高度看中国历史,才能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例如,工业革命使列强走上侵略的道路,在中国发动了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面对列强的侵略由抵抗到妥协再卖国。由此而引起了中国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列强侵略变本加厉,先后发动了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更加腐败。由此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从小的方面,历史教学要注意知识归类,例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近代中国几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由开始论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完全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深渊的过程等等,把散见于教材各章节当中的知识进行归类,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集中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
  7、重视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例如中国古代历史总体特征:秦汉是封建社会大统一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隋唐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五代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明清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期。教学中还要把握每个章节的阶段特征。例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可概括为:政治上,封建国家处于长期分裂状态,士族发展成为社会上


  本文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6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gzhengshiwu/196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5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