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引文索引源期刊数据库收录中国学者针推理疗论文系统综述
本文关键词:科学引文索引源期刊数据库收录中国学者针推理疗论文系统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主要目的]分析中国学者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4月5日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收录针推理疗实验及临床研究论文。[资料来源]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选择文献量及依据]以"Acupuncture、moxibustion、cupping"为主题词,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4月5日伪起讫时间。初步筛选通过文献43篇,剔除文献12篇。[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分析有关疗法、涉及病种分类。[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总结分析检索到的12种期刊类型、影响因子,涉及的有关疗法、病种、经络腧穴生物物理学特点、本质及针刺机理的理解、针灸不良反应、疗效评价标准。把握针灸学的国际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国内针刺研究及SCI论文的写作和投稿提供参考与指导。[未来展望]SCI论文收录具有严格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我国在SCI发表论文较少,国内论文研究方法、论文水平有待提高。加强针刺机理现代化、经络腧穴效应特异性、针刺规范化等方面研究;设计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等高质量研究,为针灸治疗的科学性提供有利证据。
【作者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关键词】: 针推理疗论文 科学引文索引(SCI) 影响因子 针灸 电针 艾灸 推拿 耳针 描述性统计分析 循证医学 系统综述
【分类号】:R-5;G250.74
【正文快照】: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Information,ISI)出版的自然科学期刊文献检索工具。ISI通过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使SCI收录的文献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1]。目前SCI分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朝晖,王强;针刺内关神门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0年02期
2 张明金,魏明文,李婧;针刺内关穴对心率变异性的分析[J];中国针灸;2003年03期
3 卢金花;王玲玲;姜劲峰;;针灸对抑郁症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影响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绘;唐云生;;针灸联合心理疗法对初次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伴抑郁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2 朱筱莲;;穴位敷贴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3年01期
3 周小青;鱼海东;郭先菊;;氢溴酸西酞普兰并用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4 杨昱,易受乡;针灸治疗冠心病的研究现状[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1年02期
5 刁利红,严洁;针灸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临床研究概况[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王执悌;严洁;杨孝芳;刁利红;;内关穴不同治法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电图及心肌形态学的影响[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岳进;;针刺内关穴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32例[J];江苏中医药;2009年02期
8 任秀梅,刘淑杰;针刺内关穴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近况[J];江西中医药;2003年04期
9 刁利红;针刺内关穴为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3年08期
10 王振国;陈以国;;针药并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晓娜;郭晓乐;李铁;徐峰;王富春;;“经络气血调节”的现代生物学机制探讨(二)——针灸对血液成分的调节作用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2 杜冬青;高树中;;五脏原穴与其他特定穴配伍治疗相应五脏病近况[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美燕;中枢NO/NOS在针刺改善心肌缺血中的作用及机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张红星;电针抗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3年
3 涂乾;下丘脑室旁核在电针内关穴抗家兔急性心肌缺血作用中的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4 刁利红;电针、口服中药、针药结合对心肌缺血临床疗效及心肌能量代谢的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5 周美启;针刺心经与小肠经干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脏和下丘脑基因表达谱比较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洪亚群;“双固一通”针法对甲亢性心脏病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7 李柳骥;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刘明芳;内关穴局部针刺效应与靶器官心肌缺血关系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路瑞华;心脑通络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机理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梁幼雅;不同中医治法抗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鸿雁;调理背部经络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黄宇辉;电针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GMP-140、PAF影响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欧碧茹;药磁贴敷内关穴抗垂体后叶素致兔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欧莉君;超声波穴位刺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孔东;电针内关穴对冠心病心电图下壁和前侧壁ST-T影响的即时效应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张成燕;针灸并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顾佳;化痰活血法结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王洁;头穴针刺对急性脑梗塞大鼠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9 王显刚;解毒与益气活血法伍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10 王艳丽;心包俞募配穴协同拮抗作用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李伟红;;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 祖蓓蓓;抑郁症与免疫抑制[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年02期
3 康汇婷;王朝伟;;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5-HT_(1A)受体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0年01期
4 邱艳明,时宇静;电针印堂、百会对获得性无助大鼠不同脑区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5 卢峻;时宇静;史榕荇;贾宝辉;图娅;;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阴茎组织NO和cGMP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6 周胜红;郝巧光;;针刺对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血清FSH E_2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7年07期
7 孙冬玮;王珑;孙忠人;;针刺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HPA轴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7年02期
8 徐世芬;庄礼兴;唐纯志;;针刺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及神经内分泌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12期
9 唐胜修,徐祖豪,唐萍,李凤萍;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3年04期
10 江励华;王玲玲;;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数据分析[J];针刺研究;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汉平,杨永清;科学发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简介1999年针灸学术动态和进展暨纪念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召开1周年[J];上海针灸杂志;2000年05期
2 ;《上海针灸杂志》“针灸器材”栏目简介[J];上海针灸杂志;2010年06期
3 ;《上海针灸杂志》“针灸器材”栏目简介[J];上海针灸杂志;2010年07期
4 潘建科;;小议中医专业《针灸学》课程设置的问题[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01期
5 张志钧;;关于我国针灸 免疫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现代诊断与治疗;1991年03期
6 王晓玲;全小明;宋慧锋;宫育卓;;针灸学护理临床操作技能带教的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年02期
7 林原;;中医高职护理专业针灸学教学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曾文军;从影响因子看我国医学期刊的发展[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肝胆外科杂志》2005年引证报告和影响因子排序[J];肝胆外科杂志;2007年01期
10 本刊编辑部;;2000年—2006年我刊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变化趋势[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智艳;;《针灸学》教学改革与实践[A];中国针炙学会经络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徐志伟;王黎;潘华峰;鄢来均;;21世纪针灸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对我校近十年来针灸学学位论文的调查分析[A];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黄龙祥;武晓冬;;释难解惑,开启“明堂”之窗——读李鼎新版《针灸学释难》[A];2009'中国针灸学会文献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艾炳蔚;;读《针灸学释难》的点滴体会[A];2009'中国针灸学会文献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克平;;浅谈中等医学针灸学教学的体会[A];西南片区针灸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傅勤慧;裴建;;针灸学见习教学改革的临床实践[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7 刘红;;浅谈盲校推拿练功课教学[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8 张学军;;SCI杂志论文的写作、投稿和审稿[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玉素甫·玉逊;赵华;;搞好针灸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A];中国针灸学会第六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交流暨针灸学科发展与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Gonzalo lópez-Abente;Concha Munoz-Tinoco;余党会;邓晓群;;关于医学期刊影响因子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研究[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三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淑兰;正确评价具有民族特色的医学期刊[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2 身体周刊记者 张U,
本文编号:337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gzhengshiwu/33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