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育期刊 >

基础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体制

发布时间:2017-12-09 14:04

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管理的各项制度的总和教育管理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它对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有直接的影响。它涉及教育系统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隶属关系。权力划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其外延包括以教育领导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制度。

中文名,教育管理体制。基础,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影响,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当前任务,重心转移。

改革走向。纵观10余年来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

我们不难发现。它基本上是沿着三个走向展开的。即通过权限下放。改变过去整个国家的教育活动的管理权都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和中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状况给予地方政府和学校自身更多的管理权和自主权其重要手段之一在于。它反映了管理权限在原有体制内从上到下的变化只是把管理的重心由中央下移到地方各级政府和学校而并未超出原有体制范围。这一走向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其一。地方各级政府对本地方教育活动的管理权限的扩大。过去。无论是学校的建设。专业的设置和学科的调整。还是课程。教材。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审定。包括各种教育经费的拨付与使用等等。基本上是由中央政府和中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十分有限。更多地只是扮演一个执行者的角色。但是。这种模式不利于发挥地方办学的积极性。难以适应随着社会发展和分化而出现的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由于信息收集和掌握上的困难。

也常常影响管理的效率。为此。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中央政府明确规定了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政府所有。除了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的权力和责任。都交给地方。其二。是扩大学校。主要是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招生。专业与系科的调整。机构的设置。干部的任免。经费的筹措与使用。职称评定。工资分配及国际交流等各方面。高等院校正一步步地朝着在政府宏观管理下。

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发展。即改变过去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首先是学校的举办主体由过去体制内的一元化向体制内与体制外相结合的举办主体多元的改革。近年来。各种不同的社会力量办学的兴起。私立学校的涌现。以及与国际上有关组织机构的合作办学等等。反映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举办主体多元的走向。并呈现出逐渐深化和扩大的趋势。其次。学校的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的同一也逐渐走向分离。

过去。在政府包揽办学的体制中。学校的举办者。管理者和由政府任命的学校领导基本上都是同一的。如今。一方面由于出现了体制外不同的举办主体。而学校也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权。便带来了三者之间的分离和差异。这有利于更好地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发展教育。有利于调动办学者的积极性。但它同时也向教育管理提出了挑战。增加了难度。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基本重合向相对分离转变:这里所讲的“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分别指的是整个社会所提供的各种不同的教育及总的数量。

和社会各个层面在上述种类和质量方面对教育的需求。这一走向表现为:社会的教育需求逐渐从完全由政府提供的教育供给的约束和控制中分离出来。并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与此同时。教育供给本身也呈现出多元的状况。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利益主体。有了相应的利益驱动和约束。成为教育需求的现实主体;而劳动人事制度。工资制度。招生及毕业分配制度等改革。也使得教育。

尤其是非义务阶段的各种教育。与人们的自身利益有了内在的联系。并促使个人在教育需求上有了更为实际和主动的选择。总之。上述三个走向基本上是围绕着改变过去教育管理权限高度统一和过度集中的现象而展开的。而招生和考试制度的改革。教育职称职务制度的改革。以及教育经费结构及管理的改革等。则是从不同侧面进一步具体地反映了上述三个走向。

问题矛盾。第一。由于降低了管理重心。

使教育活动与各个地区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相结合从而直接带来了两个好处:首先是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和人们发展教育与办学的积极性形成了教育发展的新的支持机制。扩大和增加了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其次。教育本身与现实的联系更为紧密。从而使教育获得了更大的社会效益。一方面由于缩短了各种信息流动。反馈和转换中的时间与空间。增加了管理的直接性和决策的针对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的管理成本和费用;另一方面

学校的布局。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编。以及教学计划的制定等也可比过去较好地适应本地区要求。第二。扩大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为高等学校的深化改革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了高校办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第三。学校举办者的分化。以及管理者与举办者。办学者的相对分离。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和支持办学。各种社会力量办学。

私立学校的出现。以及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的兴起。已成为我国以政府为举办主体的正规学校教育的极大补充。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办学的压力。适应了现代社会中不断扩大的教育需求。与此同时。由于各种社会力量办学本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它们在办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上的某些试验和创新。也为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十分可贵的经验。由此。一种多元的办学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第四。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分离。

也从某些方面促进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因为各个地区和部门作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教育需求。以及个人在利益驱动下的不同选择。都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整个社会在量。质。类等方面对教育的需求。并逐渐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大量涌现的各种社会力量办学。尤其是私立学校和各地举办的非学历性高等教育。正是在这种不断膨胀的教育需求的刺激下出现的。而政府在教育上的投资取向与政策行为。也不得不更多地考虑现实教育需求的状况与倾向。

同时。这种相对分离还能够较好地为提高办学效益提供可能性。因为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去作为行政附属的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工作逻辑。激发学校的竞争意识。从而使学校更贴近现实和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首先。由于教育管理权限的下放和学校自主权的扩大。中央政府关于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整体布局。规模与宏观结构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与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教育。满足局部利益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与学校自身利益的冲突与矛盾。



本文编号:1270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yywskj/1270644_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7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