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电影中的国家意识形态及其叙述视角
本文关键词:戏曲电影中的国家意识形态及其叙述视角
【摘要】:戏曲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其主体意识因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介入而发生反转,角色开始定向嬗变;价值诉求因政治宣传教育的需要而开始逆反,导致其功能的指向转换;也因此,戏曲电影的艺术风格开始解构,审美体验受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导向性影响,强化了国家观念和主流思想意识。当代文化语境下,戏曲电影的发展必须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效对接,重新定义自己的文化身份。
【作者单位】: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戏曲电影 国家意识形态 叙述视角
【基金】:河南省2016年科技发展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文化产业背景下的河南民间文化推广研究”(项目编号:16240041016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951.2
【正文快照】: 戏曲电影是具有独特叙述视角、表现形式和审美特质的中国类型电影,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受众群体,经历了清末民国时期的探索试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初步繁荣、“文革”时期的样板戏、改革开放至今的复兴与转型等时期,“经过创作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美学和表现形式、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小健;;戏曲电影30年[J];当代电影;2008年12期
2 方梦旋;;“十七年”电影的爱情补充——爱情题材戏曲电影[J];当代电影;2008年09期
3 刘学亮;;戏曲电影的市场化之路[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2期
4 周大明;;柏坡情 民族魂——评戏曲电影《西柏坡》[J];艺术评论;2009年09期
5 陈燕;;戏曲电影——迟到的春天[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9期
6 吴平平;;传播媒介与戏曲电影的历史生成[J];电影文学;2009年02期
7 黄迎;;虚实交融 相得益彰——戏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分析[J];艺术教育;2010年11期
8 黄宝富;张勇;;戏曲电影的身体仪式[J];当代电影;2011年01期
9 叶志良;;中国戏曲电影的民族记忆[J];当代电影;2011年01期
10 黄海令;;戏曲电影研究刍议[J];美与时代(下);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章新强;;新世纪的戏曲电影[A];中国演员(2011年第3期总第21期)[C];2011年
2 ;评剧表演艺术家袁淑梅主演戏曲电影艺术片《西柏坡》[A];中国演员(2008年第5期总第5期)[C];2008年
3 陈德惠;;中国戏曲电影之最[A];中国演员(2009年第5期总第11期)[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长军;戏曲电影 不妨多拍几部[N];深圳商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于帆;戏曲电影的市场有多大[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何晓诗;戏曲电影《兰梅记》观摩研讨会在京举办[N];中国电影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李彦;戏曲电影农村放映“广结人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5 吴月玲 张薇;如何在光影中展现戏曲之美[N];中国艺术报;2009年
6 季国平;袁淑梅和戏曲电影《西柏坡》[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翟群;戏曲电影亟待找准定位[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王汉军;传统舞台戏曲的电影呈现[N];文艺报;2011年
9 李暄;戏曲电影新形象[N];人民日报;2012年
10 李云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以情悟道 直抵内心[N];中国电影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玲;简论中国戏曲电影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闻雨轩;新世纪戏曲电影市场探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3 郭艳霞;当代河南戏曲电影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高明;戏曲电影群体调度技法研究[D];中国戏曲学院;2011年
5 吴平平;戏曲电影艺术论[D];东南大学;2006年
6 王庆勇;中国戏曲电影简论[D];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1997年
7 张宇;戏曲电影发展流变探究[D];山西大学;2007年
8 任志芳;20世纪中后期邵氏戏曲电影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孙惠;“黄金时期”戏曲电影与新世纪戏曲电影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10 何昆达;戏曲电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51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051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