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压抑与毁灭——解析电影《告白》中的人物形象
本文关键词:疯狂,压抑与毁灭——解析电影《告白》中的人物形象
更多相关文章: 青少年犯罪 同名小说 罗生门 人物形象 下妻 叙事方法 物语 大波 日式 社会问题
【摘要】:正继《下妻物语》《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等佳作之后,日本导演中岛哲也又用新作《告白》赢来了口碑与票房的双重胜利,这部电影改编自2009年获得日本书店大奖的同名小说,涉及到了诸多日本当下的社会问题,违背了日式电影一贯的温情审美,用罗生门式的多个"我"叙事方法全面又深刻还原了事件发生的原委,发掘了在和谐的社会下隐藏的人性的真相,也引发了一大波对于事件延伸开的社会问题的探讨。例如少年法是否在保护青少年犯罪者的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905
【正文快照】: 继《下妻物语》《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等佳作之后,日本导演中岛哲也又用新作《告白》赢来了口碑与票房的双重胜利,这部电影改编自2009年获得日本书店大奖的同名小说,涉及到了诸多日本当下的社会问题,违背了日式电影一贯的温情审美,用罗生门式的多个“我”叙事方法全面又深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菲;;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探析与社会矫治[J];社会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2 林少菊;家庭伦理失范: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J];伦理学研究;2005年03期
3 魏燕;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4 郭德华;殷晓旺;周群;夏玲;秦园珠;;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与心理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07期
5 罗立;;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思考[J];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03期
6 宁舞虹;李文仙;;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4期
7 余贤;;遏制不良文化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对策[J];大众文艺;2010年09期
8 赵承福;;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心理特点[J];山东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9 李巨才 ,罗宜存 ,杨益生 ,邓一凡 ,张铁明;青少年犯罪行为形成的心理学分析[J];心理科学通讯;1981年04期
10 苏常浚;青少年犯罪的意识心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建龙;;远离辉煌的繁荣:青少年犯罪研究30年[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2 韩旭;;在虚拟与现实之间:青少年网络危机及其应对[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盖玉彪;习裕军;;论青少年犯罪中的网络因素[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金鑫鑫;;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刘宝山;;试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类型特征与预防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徐小媛;;传媒暴力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王志红;;网络的负面作用与青少年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8 盖玉彪;习裕军;;论青少年犯罪中的网络因素[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9 徐小媛;;传媒暴力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10 方继民;傅强;;青少年侵财型犯罪的成因特点及防治对策探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健;防止青少年沉迷上网聊天[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2 刘茜;着力强化青少年法律意识[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来宾市兴宾区良江镇初级中学 徐倩;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N];法治快报;2007年
4 ;汉中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题研讨会发言摘登[N];汉中日报;2007年
5 罗会银;我市大力推进青少年“免疫工程”[N];九江日报;2007年
6 田晓芳 作者单位:宁县人民政府;切实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N];陇东报;2007年
7 徐爱东;影响青少年犯罪四大主因[N];民营经济报;2007年
8 袁一多 谢建平 记者 陶婧;真情关爱 当好青少年“保护神”[N];南昌日报;2007年
9 宋广玉;青少年犯罪六成源于“无所事事”[N];南京日报;2006年
10 童小军;美国的青少年社会工作[N];中国社会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任之;青少年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外部特点和内隐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陶琳瑾;高特质愤怒青少年的宽恕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磊;青少年犯罪研究与立法设计[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全波;我国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及其预防对策[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李瑞;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影响及预防[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4 周豪杰;互联网络诱发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5 张伟;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6 拉巴;拉萨市青少年犯罪状态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董晶;当前中国青少年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宋玉;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德智;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综合治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文繁;现阶段青少年犯罪:状况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70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170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