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的建构——新影像本体观的主轴
本文关键词:观看的建构——新影像本体观的主轴
【摘要】:影像美学建立在两大还原的基础上,一个是"美学"向"感性之学"的还原,一个是"影像"向"观看"的还原。本文以"观看的建构"作为思考的主轴,探讨新影像本体研究的可能性。文章首先从绘画的观看转向电影的观看,接着讨论故事与影像之间的吊诡性关系,最后提出自由的、创造性的观看既是影像创作的命脉也是影像研究的重心。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青年基金/自筹经费项目之“影像美学(导论)”(项目编号:15YJC760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J905
【正文快照】: 影像美学的研究建立在两大还原的基础上。第一个还原是“美学”一词向其本义“感性之学”(aesthetics)的还原,使影像美学被塑造为不能脱离视听感性直观的研究,确立影像美学的定位在既非形而上、也非形而下的“形而中”层面上。(1)第二个还原是将“影像”一词向“观看”做本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辉;;附魅、返魅与仿魅:影像化湘西的文化逻辑[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何丽野;;当代影像意识形态批判[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3 郭琼;;解读《高兴》中西安城市文化符号的传播[J];青年记者;2012年08期
4 陆晔;;影像都市的建构与体验——以2010上海世博会为个案[J];新闻大学;2012年02期
5 ;论影像作为符号[J];世界电影;1988年03期
6 毛晨熙;文学影像化的世纪回眸和反思[J];福建艺术;1997年04期
7 王翔宇;;自主影像的个体意志、信息需求与产业化解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8 黄建宏;;从晶体-影像到离散色彩2.0 景观-影像的扩增与裂解[J];新美术;2013年02期
9 铃木尚之 ,张加贝;电影与电视剧的区别[J];当代电视;1989年06期
10 袁智忠;影像、影像观念及其历史发展[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健;一份影像化的创作手记[N];文艺报;2012年
2 本报资深记者 邵岭;影像深度与思想深度可否得兼[N];文汇报;2012年
3 薛峰 张霁月 张波 虞昕;影像中的当代伦理表达[N];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2 孙承健;论影像表意及其接受与情绪的关系[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高字民;从影像到拟像[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静;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参与式影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宝;论中国当代DV影像的多元化表达及其现实意义[D];重庆大学;2011年
3 杨洁;影像暴力——落向大地的果实[D];四川大学;2004年
4 马宪刚;杨争光作品中的“无聊”主题及“无聊”的影像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艳君;严歌苓小说女性形象的影像化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6 董红果;身体影像的空间表达[D];复旦大学;2013年
7 吴天;美术馆中的影像[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8 吴树宏;西方文学经典中国影像化[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9 傅丽;西藏影像的叙事符号与文化意蕴[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10 衣凤翱;上海影像论[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184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184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