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中国抗日题材电视剧的受众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2 08:06

  本文关键词:中国抗日题材电视剧的受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抗日电视剧 受众 娱乐化 认知解构 市场环境


【摘要】:最近几年,抗日题材电视剧在中国电视荧屏上颇受关注,从功能主义的角度看,作为一种历史战争军事题材的电视剧类型,它从英雄主义人物的塑造,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历史记忆的唤醒等多个方面对电视受众和网络受众等产生着极大影响。但随着这一题材的市场潜力不断被发掘,一些“抗日神剧”也以另一种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在社会层面引起了对它的广泛讨论。本文主要研究的抗日电视剧阶段为当代抗日题材电视剧,研究对象为抗日题材电视剧的观看受众,侧重于了解和研究受众的观看和接收情况,通过数据来分析受众层面的构成与特性,包括该群体的人口统计学属性,其观看抗日题材电视剧的方式、渠道、时间、类型、原因以及对抗日题材电视剧的讨论行为、对抗日历史的认知和印象等。同时根据对不同观看群体进行的深度访谈,了解和探究观众观看抗日题材电视剧的收看习惯和收看心态,以及由观看抗日题材电视剧引发的相关问题。从目前国内对抗日题材电视剧研究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方向和成果:一是从消费主义和娱乐化角度,对抗日题材电视剧于历史记忆的消解表达忧虑,对其完全迎合受众的过度娱乐以及消费主义的盛行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做法表示了不满。另一种则同样高举反思的大旗,对其叙事主题的言情化,剧情情节雷人缺乏逻辑,人物形象偏离年代偶像化,对历史缺乏严谨客观态度等方面对抗日题材电视剧在制作和传播过程中传递价值和态度进行了反思。其他研究或从人物角色和英雄主义人物的塑造方面,或从抗日题材电视剧文本展现的探讨层面,或从语言使用角度对其进行解读。纵观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对抗日题材电视剧的研究往往是对电视展现的文本内容以及媒介内容的研究和探讨,而且其主要趋向集中于历史和民族记忆方面,对抗日题材电视剧的受众研究则相当缺乏,并没有相关研究对此领域进行探索。本研究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力图从受众的观看和接受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其结果有助于我们较为客观的对抗日题材电视剧的影响和效果进行理解,而不单单是从文化和历史视角对其进行指责和反思。同时也将有助于我们对抗日题材电视剧的流变过程以及对媒介使用状况进行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0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尹鸿;詹庆生;;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像多棱镜——关于中国抗战题材影视创作的对话[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2 孙华;;勿让历史真实失真——从抗日经典叙事到饱受争议的抗日神剧[J];西部广播电视;2015年13期

3 舒开智;;抗日题材电视剧娱乐化现象反思与纠治[J];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4 刘文欣;;中国抗日题材电视剧异化根源分析[J];电影文学;2014年10期

5 刘立刚;赵菁;;抗日题材电视剧的建构与反思[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年03期

6 陈波;;抗日题材电视剧热播后的冷思考[J];新闻知识;2013年09期

7 阎丽杰;;抗战电视剧热播现象解读[J];新世纪剧坛;2013年04期

8 司忠华;;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研究综述及评价[J];学理论;2012年34期



本文编号:12140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2140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a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