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匆匆那年》的“后青春”叙事策略
发布时间:2017-11-26 02:07
本文关键词:电影《匆匆那年》的“后青春”叙事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电影《匆匆那年》 “后青春” 叙事策略 国产青春片
【摘要】:"青春怀旧"是2015年中国电影的关键词之一,大量反映青春校园生活的电影涌现大银幕,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中国青春校园的人文风貌。这些影片虽然艺术风格不尽相同,却集体呈现出"后青春期"的怀旧意识。影片《匆匆那年》以拼贴式的青春岁月的碎片化追忆,表达了一种集体对现实生活的不安和青春记忆的怀念。本文以该片的"后青春"叙事策略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范围扩展至当下的国产青春片的模式化创作。
【作者单位】: 黄河科技学院音乐学院;
【分类号】:J905
【正文快照】: 201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上,青春片无疑是最为主流的电影类型,虽然在质量上参差不齐,却以相对庞大的数量占据了大部分的院线档期,瓜分了相当大比重的票房。“青春怀旧”无疑是2015年中国电影的关键词之一,大量反映青春校园生活的青春片涌现大银幕,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中国青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书娴;;法兰西式的黑色幽默——浅析电影《黑帮家族》[J];视听;2014年09期
2 王颖怡;;论电影《如果爱》的叙事策略[J];青春岁月;2014年13期
3 赵海龙;;电影《再见列宁》的叙事策略[J];电影文学;2014年11期
4 曹开英;后期浪漫派小说的叙事策略[J];莆田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林柳生;黄茜;;试论图像叙事的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何明清;;论方方小说的叙事策略——以《风景》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7期
7 刘亭;;从“表演”走向“叙事”的音乐——论美国歌舞片的衍生与回归[J];音乐传播;2014年01期
8 熊沐清;从话语转换与春秋笔法看英汉叙事策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6期
9 姬莉;;后现代青春期小说的突破——小说《在我坟上起舞》的主题及叙事策略[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郭秀珍;;灰色节奏的淡然绽放——浅析电影《钢的琴》的叙事策略双维扭合[J];电影评介;2011年1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薇;微电影的叙事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刘梅;循环的时间[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28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228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