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齐鲁文化与鲁剧的人物塑造
本文关键词:论齐鲁文化与鲁剧的人物塑造
【摘要】:2015年伴随着《红高粱》、《伪装者》和《琅琊榜》的热播,鲁剧再一次以大气、深沉、严谨的艺术姿态给观众和专家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全国电视剧行业中,鲁剧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其鲜明的创作风格背后实则是以齐鲁文化优秀的精神内涵为文化支撑。而齐鲁文化自古以来就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占据核心地位,它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同时又能伴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兼收并蓄、与时俱进。鲁剧正是因为有了齐鲁文化的深层滋养,才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对于一部电视剧而言,人物是构成故事、串联情节的基础,因此将鲁剧的人物塑造和齐鲁文化联系起来对进一步研究鲁剧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综合来看,齐鲁文化与鲁剧的人物塑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齐鲁文化的精神内涵在鲁剧的人物身上得以体现,另一方面鲁剧人物的深入人心又推动了齐鲁文化思想特质的进一步传播。在绪论中,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总结了现有的研究现状,并对鲁剧和齐鲁文化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其中在研究背景中重点概述了鲁剧自八十年代以来的发展过程和成就,而在研究意义中则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核心,即齐鲁文化与鲁剧人物塑造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一章对齐鲁文化和鲁剧的人物塑造进行了初步的联系。一方面总结了齐鲁文化的主要精神内涵,梳理了其历史传承,另一方面从鲁剧的人物塑造出发,论述了鲁剧人物的主要类型,以这两方面为出发点给下一章的进一步研究做铺垫。第二章则基于第一章的论述,重点研究了齐鲁文化在鲁剧人物上的体现,这其中又从三个小节进行层层推进式的探讨。第一节综合论述鲁剧人物的主体特征,第二节则分析了鲁剧人物对齐鲁文化的表现,同时以鲁剧的具体人物为例辨析了与其他地域电视剧人物之间的差别,从对比中进一步发掘人物身上蕴含的齐鲁文化特质。第三节则基于前两节探讨了鲁剧的人物塑造在近几年的发展变化。这样便将齐鲁文化和鲁剧人物充分联系在了一起,全面地阐述了齐鲁文化对鲁剧人物的影响。第三章在承接前两章论述的同时,综合研究鲁剧人物对齐鲁文化传播的推动和自身局限。其中在论述鲁剧人物对齐鲁文化的传播时,重点从方式和内容、传统和现代,两个层面推进,分析了鲁剧人物如何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实现了对齐鲁文化传播的推动。而对鲁剧人物塑造局限性的分析,则具体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不仅实现了整个研究内容的全面和客观,更为鲁剧日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一定的警示和现实意义。综合来看,齐鲁文化是鲁剧人物的精神支撑,而鲁剧人物则为齐鲁文化的进一步传播提供了新的媒介。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在当下文化艺术产业繁荣发展的今天,以齐鲁文化为创作核心的鲁剧也必将会继续着它的辉煌发展之路。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一言;;齐鲁文化的精神:传统·信念·与时俱进[J];春秋;2001年06期
2 张成水;全国第一次齐鲁文化研讨会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张达;论齐鲁文化的形成及其根本特征[J];理论学刊;2003年06期
4 仝晰纲;“第一届齐鲁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孔子研究;2004年02期
5 张文珍;齐鲁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J];理论学刊;2005年03期
6 蔡德贵;;论齐鲁文化的特点及其诚信传统[J];齐鲁学刊;2006年05期
7 ;“齐鲁讲坛”走进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专题成功举行[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8 王修智;;齐鲁文化对山东的深远影响[J];理论前沿;2008年13期
9 窦玉生;;齐鲁文化浸染下的济南元素[J];走向世界;2009年21期
10 邓鹏云;;两岸摄影家齐鲁文化行掠影[J];两岸关系;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莉;傅永聚;;齐鲁文化在第十一届全运会的融入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2 冯锋;;齐鲁文化与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3 朱信号;马勇;;我省高校弘扬齐鲁文化的作用与方略[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4 吴限红;丛晓峰;;和谐社会视角下齐鲁文化的现实意义[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5 贾斌昌;;开发利用齐鲁文化遗产 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6 朱信号;马勇;;我省高校弘扬齐鲁文化的作用与方略[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7 王淑霞;邵先锋;张艳丽;;齐鲁文化与和谐山东建设[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8 王巨新;;推动齐鲁文化走向世界[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9 张卫东;;山东精神与齐鲁文化[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秦庆武;;市场经济与南风北渐——试论齐鲁文化与吴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修智;齐鲁文化体系与时代特征[N];学习时报;2004年
2 本版编辑 邢霞 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王修智 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王志民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张全新 山东诗词学会会长、山东老年学学会会长 苗枫林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刘德龙;齐鲁文化走出山东[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王世鹏;齐鲁文化“航母”何时启航[N];联合日报;2008年
4 省政协常委、农工党山东省委员会常委 王冰芬;设立中华母亲节 体现齐鲁文化内涵[N];联合日报;2008年
5 记者 孔亚兵邋李昕;打造重量级的齐鲁文化新品牌[N];人民政协报;2008年
6 记者 康与民邋柳尧杰;我市举行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齐鲁文化”专题讲座[N];莱芜日报;2008年
7 山东省委副书记 省长 姜大明;五千年齐鲁文化是建设文化强省的宝贵财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8 程奇立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齐鲁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记者 胡克非;“春雨工程”引齐鲁文化到宁夏[N];中国文化报;2014年
10 记者 刘孟馨;“齐鲁文化喀什行”活动启动暨鲁喀书画摄影名家联展开幕[N];喀什日报(汉);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乐举;第十一届全运会与齐鲁文化的互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先栋;试论齐鲁文化与文学传统的当代文学借鉴[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石岱;齐鲁文化与鲁剧主题表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谷雪婷;论齐鲁文化与鲁剧的人物塑造[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5 张薇;齐鲁文化融入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实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若杨;先秦诸子视野中的齐鲁文化[D];山东艺术学院;2012年
7 张颖;齐鲁文化交织下的文学世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杜军;齐鲁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有机结合[D];宁夏大学;2014年
9 张树红;齐鲁文化资源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林宏伟;具有齐鲁文化特色的山东电视艺术资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45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245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