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玛丽苏神话的历史理据、叙事范式和审美趣味

发布时间:2017-12-03 09:26

  本文关键词:玛丽苏神话的历史理据、叙事范式和审美趣味


  更多相关文章: 玛丽苏神话 女性幻梦型形象 叙事范式 后工业社会 女性主义


【摘要】:玛丽苏神话是当代大众神话的一个分支,其精神实质是完美的女性英雄主义幻梦,它诞生于后工业社会、消费社会来临之际,一方面追求女性世界里姗姗来迟的启蒙主义精神,另一方面追求神话世界般完美自我的幻觉美感。当作者能够很好地以精神世界的思想光辉否定现实痛苦,并通过神话的想象实现对自我及人类的救赎时,玛丽苏神话便成为具有“崇高”意味的文化商品,围绕着“技术崇拜”和“知识崇拜”建立起对女性英雄的精神崇拜。但当一些作者只是沉溺在神话表象的粗劣模仿中时,玛丽苏神话中的“完美”就成了虚假的外壳,成为消费社会中的商品剩余。
【作者单位】: 集美大学文学院;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末以来,在“女性向”的通俗文艺创作中,出现了表达女性英雄主义幻梦的玛丽苏趋向。玛丽苏最早是美国作家葆拉·史密斯(Paula Smith)在写《星际迷航》同人文时虚构的一个人物,作品名为A Trekkie's Tale,发表在1974年的科幻同人志Menagerie第2期,其中的女主角Mary Sue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慧瑜;;后工业社会的基本形态与文化逻辑[J];艺术广角;2014年06期

2 鲍震培;;媒介粉丝文化与女性主义[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3 高建平;;消费主义时代的生产主义[J];读书;2013年03期

4 叶舒宪;;后现代的神话观——兼评《神话简史》[J];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01期

5 丹尼尔·贝尔,王建民;技术轴心时代(上)——《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99年版前言[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灵艳;;私人生活公共化:女性“网红”现象背后的个人与社会[J];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11期

2 何力;;神话——人类幻想与梦的交织[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08期

3 钟丽茜;;新媒体时代文学的跨界异变及未来走势[J];文学评论;2016年04期

4 管雪莲;;玛丽苏神话的历史理据、叙事范式和审美趣味[J];文学评论;2016年04期

5 管雪莲;;超级IP制造时代的“玛丽苏式神话”[J];探索与争鸣;2016年03期

6 盖小飞;;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版权引进研究综述[J];传播与版权;2016年02期

7 逯长春;;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探析[J];职教通讯;2015年34期

8 陶玉霞;;乡村旅游根性意涵的社会调试与价值重建研究[J];人文地理;2015年05期

9 张玉;;当代奇幻文学的神话学解析[J];兰州学刊;2015年09期

10 张志成;;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初探[J];科技与法律;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弗朗西丝卡·考帕;马皓;;热辣的粉丝分类学[J];世界电影;2010年06期

2 克里斯蒂娜·布斯;潘源;;粉丝文化与女权主义——性别与“粉丝生产”政治[J];世界电影;2010年06期

3 陶东风;;粉丝文化研究:阅读—接受理论的新拓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7期

4 邓丽芳,易海燕;关于大学生钦佩人物的调查研究[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郝玉章,风笑天;青少年的偶像崇拜——207封“赵薇迷”信件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研究;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伟;玛丽·佩芙:人头马重新定义品牌[N];东方早报;2005年

2 记者 李怀岩 张芽芽 袁晔;神秘玛丽玛萨人人人都是语言学家[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本报记者 曾凡华;青岛玛丽酒业在腾飞[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年

4 撰稿 南方周末记者 秦轩 南方周末实习生 师小涵;玛丽·科尔文:用生命控诉战争[N];南方周末;2012年

5 何明敏;假面之下的玛丽莲[N];文艺报;2014年

6 周小静;我愿称她玛丽[N];北京日报;2014年

7 钟江;东方奇女子:“中国玛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记者 左志红;国内最大簿本制造商玛丽文化计划2010年后中小板上市[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江平;张歌——玛丽娅:我们比一家人还亲[N];中国妇女报;2010年

10 大卫·艾尔顿;心怀谦卑对待工作[N];中国会计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文红;纳西族支系玛丽玛萨人及其文化变迁[D];云南大学;2011年

2 王小露;小说《我是谁?玛丽·泰伦斯的日记,,悉尼1937》中地方和身份的重建[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妍;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野草在歌唱》中玛丽悲剧的原因[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4 鲁龙伟;女性主义视角下玛丽雅姆悲惨命运解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5 向丽;玛丽—劳尔·瑞安的跨媒介叙事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刘芳;从心理学角度解析《野草在歌唱》中玛丽的悲剧[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艳;一个分裂的自我—对《野草在歌唱》中玛丽特纳的莱恩式解读[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2年

8 伏晋;《野草在歌唱》中玛丽悲剧的空间解读[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曹立娟;《野草在歌唱》中玛丽的悲剧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雪;从弗洛伊德理论分析《野草在歌唱》中玛丽的悲剧[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48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248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7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