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电影”电影文化的描述与阐释
发布时间:2017-12-15 21:21
本文关键词:“现象电影”电影文化的描述与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现象电影” 文化意义 美学范畴 多元语境 走向和策略
【摘要】:新世纪十多年以来,中国电影可以说是熠熠生辉,新生电影导演的异军突起,中国电影市场接近三百亿元的票房,更是让我们依稀听到中国电影与好莱坞抗衡的声音,而在这巨大惊喜背后是新世纪中国年轻导演的茁生和担当。因此对新时期中国电影“新世代”导演及其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和媒体的研究和关注。同时,“现象电影”作为“新世代”导演在传承与创新实践基础的产物,其电影文化中所呈现的现象、特征以及动因也正在被深层次的剖析和延伸。对于处在不断转型和变迁的电影语境来说,一方面“新世代”导演在不断颠覆和打破原有的电影类型和镜语范式,并以视觉快感和体验式消费为主要特征进行文化换幕,另一方面,在强势的话语体系和消费文化语境中,“新世代”导演对原有的电影观念和文化的另辟蹊径和再建构。而以此“文化”意识和“现象电影”概念背后的形成机制以及特征来考察和研究当下中国电影场域,由大众和批评者界定的“新世代”导演电影的主体性、资本逻辑性、文化意识转型以及被纳入到文化震动中的话语改写和表达得以呈现,而其中,充满突破和妥协“新世代”导演、大众文化的纷繁复杂、多元并进、电影娱乐性功能的甚嚣尘上以及新媒体对于电影策略的延伸拓展等所塑造出来的电影文化在其功能、文化意蕴和艺术表现等更为凸显。故本文以“现象电影”为例,通过“现象电影”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来对当下中国电影新世代电影文化的特征进行描述和阐释。文章主题共分为四部分。首先,对“现象电影”“新世代”导演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并分析梳理“现象电影”和“新世代”导演在娱乐文化和体验式消费文化环境生态下所缀结出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第二,聚焦于当下中国电影的文化形态和氛围,在艺术、市场和新媒体等多方缝合下入场的新世代导演,以及其影像叙事所呈现出“现代都市化”的直面、悬浮校园怀旧、青春爱情的面孔,这一方面是在消费文化语境和历史文化生态中“新世代”导演的转型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也直指在现代化和都市化进程中电影文化杂陈的表现。最后,在这纷繁复杂和各异奇趣的电影文化场域中,本文置于中国电影文化和世界电影文化发展的轨迹和路径,对“新代”导演伴随着多元文化发展和个性化需求所出现的新的动向进行一个基础性的逻辑推测和提出启示性的建构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0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饶曙光;;当下电影格局与中国电影新势力[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姚睿;;新媒体语境下的电影营销——论微博与电影营销的互动实践[J];当代电影;2011年06期
3 尹鸿;雷建军;;近期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黑马”现象[J];当代电影;2013年07期
4 虞吉;;“现象电影”现象:史学理据与形态学规划[J];当代电影;2014年02期
5 王一川;;当电影回归时尚本义时——从“现象电影”概念引发的思考[J];当代电影;2014年02期
6 曹书乐;;新媒体环境中的“现象电影”[J];当代电影;2014年05期
7 尹鸿;何映霏;;大时代与轻电影——2013年中国电影创作备忘[J];当代电影;2014年03期
8 周星;;2013年中国电影现象热点述评[J];民族艺术研究;201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洁;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新生代电影文化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93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293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