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伦理剧中“育儿”题材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本文关键词:家庭伦理剧中“育儿”题材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出处:《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家庭伦理剧 育儿题材 发展现状 创作特征 类型突破
【摘要】:家庭伦理剧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稳定的受众群体。它以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和贴近大众的叙事特色深受普通百姓的喜爱。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剧市场中,家庭伦理剧始终占有很大一部分的市场份额,加之这一类型的电视剧制作周期相对较快,投资小,回报高,也受到了广告商和投资商的青睐。因此家庭伦理剧无论是从受众角度还是市场角度都有着广泛的影响。2013年初“育儿”题材开始出现,作为家庭伦理剧中的一个子类型,这一题材从一出现就得到了定的关注度,且剧中对于社会热点话题多有涉及,诸如“啃老”、“断奶”、“丁克”“孩奴”等,使得“育儿剧”在出现之初就颇受追捧,并引发了观剧热潮。随着“80后”一代纷纷步入生育年龄,生活的重心逐渐由婚恋生活向育儿生活转变,育儿剧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全面地呈现了初为父母的年轻人在身份升级后所要面对的各种各样的事情。“育儿”题材的家庭伦理剧不仅可以抚慰人们焦虑的心灵,解决现实中暂时的困扰,也同时引起他们对于家庭、子女、婚姻的新思考。本文试图从家庭伦理剧传统道德主题演变中,描述“育儿”题材这一新颖现象和文化趋势。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对家庭伦理剧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家庭伦理剧和“育儿”题材家庭伦理剧做出概念界定。在此基础上,直指“家庭伦理剧中“育儿”题材这一新的影视现象,从政策影响和市场运作两方面分析了育儿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进而对“育儿”现象从出现到发展再到创新这一阶段性进行梳理。结合2013年至2015年播出的“育儿”题材家庭伦理剧影视文本,从人物设置、情节设定以及典型的育儿元素等方面,对“育儿”题材家庭伦理剧的创作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育儿题材家庭伦理剧所带来的文化审思,以及未来所要面临的类型突破。面对近两年来育儿剧的热播,不难看出家庭伦理剧在题材和制作上的创新。育儿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关照社会现实,满足观众的心理诉求。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内容雷同的模式化倾向。此外,育儿剧为了达到一定的戏剧效果,常常缺失正确的育儿观,容易误导观众。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注意的。总之,育儿剧在日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应该追求精品,借鉴国外精品电视剧的制作模式和成功经验,在未来的家庭伦理剧中,使“育儿”题材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类型剧。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育儿”问题愈发关注。育儿剧的热播,从一定程度上对于受众的价值导向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育儿剧在定位上应该更加明确,在育儿方式上也要符合生活,尊重现实生活中年轻父母们的真实感受,以一种最为恰当的方式来诠释“育儿”这一题材,使其既满足电视剧所带来的视觉享受,,也能从中向观众和社会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发挥电视剧应有的积极的社会功用。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伟;李文宁;;对家庭伦理剧的思考[J];电视研究;2006年03期
2 袁冶;;路在何方——韩流冲击下的国产家庭伦理剧[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03期
3 陈建男;吴海清;;危机与重构——关于近年中国家庭伦理剧中危机叙述的研究[J];当代电视;2007年03期
4 杨华丽;;中国电影和家庭伦理剧[J];长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吴学明;;家庭伦理剧与中国文化[J];中国电视;2007年09期
6 石艳艳;;后亲情时代的主题重构——由《不能失去你》看家庭伦理剧题材的深度挖掘[J];电影评介;2008年07期
7 韦晓娟;;“人伦和谐”的重构——近年来中国家庭伦理剧的艺术趋向探析[J];电影文学;2008年02期
8 贺艳;;试论家庭伦理剧的性别建构策略[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9 贺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家庭伦理剧的“兄弟之伦”及其文化意蕴研究[J];中国电视;2008年09期
10 王鸳珍;;《我的丑娘》:传统孝文化的符号消费——兼谈国产家庭伦理剧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J];声屏世界;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宜君;马晶晶;王植;;近十年中国家庭伦理剧发展历程勾勒(提纲)[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曹钢;;荧屏语言要干净[A];中国演员:2014年第3期(总第39期)[C];2014年
3 吕乐平;;20世纪90年代前后家庭伦理剧文本的差异分析[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4 贺艳;;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庭伦理剧中的现代性与男权话语浅析(摘要)——以性别建构为分析视角[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花艳邋张芽芽;家庭伦理剧受宠 别对亲情说太忙[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杨宁舒;家庭伦理剧引领收视热潮[N];黑龙江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张成;好的家庭伦理剧是一盏照亮生活的灯[N];中国艺术报;2011年
4 邱振刚;勾心斗角绝非家庭伦理剧制胜之道[N];中国艺术报;2012年
5 黄蒙水;家庭伦理剧的厚度与张力[N];中国文化报;2012年
6 刘茜;家庭伦理剧如何提升观众审美情趣?[N];中国文化报;2013年
7 杜莹杰 王秋芸;新播家庭伦理剧:和谐叙事温暖新春荧屏[N];中国文化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甘文瑾;《我们的父亲》:后家庭伦理剧亮相央视[N];中国电影报;2005年
9 专栏记者:李春利 通讯员:宋慧敏;家庭伦理剧为什么火爆[N];光明日报;2004年
10 王磊;家庭伦理剧扎堆荧屏[N];文汇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盼;中国家庭伦理剧矛盾冲突类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朋朋;中国家庭伦理剧变迁的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姜小卫;家庭伦理剧日常生活空间的性别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洁;韩流汹涌—韩国家庭伦理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 饶文静;新世纪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女性主义批评[D];南昌大学;2010年
5 刘贵梅;家庭伦理剧叙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晓磊;中国当代家庭伦理剧的女性主义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王静;国产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D];安徽大学;2012年
8 张红芬;论家庭伦理剧的叙事模式[D];山西大学;2012年
9 刘杰;家庭伦理剧对当代女性婚恋文化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2年
10 李欣;中国家庭伦理剧中的喜剧元素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07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307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