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侯孝贤的“反骨”:从《刺客聂隐娘》看其电影的东方美学意蕴

发布时间:2017-12-20 09:00

  本文关键词:侯孝贤的“反骨”:从《刺客聂隐娘》看其电影的东方美学意蕴 出处:《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台湾电影 作者电影 侯孝贤 《刺客聂隐娘》 东方美学


【摘要】:侯孝贤的电影,始终在以"反电影"的方式进行自己独特的生活观察、生命思考与影像呈现。具体表现为反动为静、反言如默、反虚入实、反西归中、反武以文,从而形成了其影片"无导演的导演"、演员"无表演的表演"、关注"前因后果无情节"的特征。这一独特风格及影像叙事语法的形成,既与导演的生活阅历、生命体验、审美趣味密切相关,又与导演对电影艺术本质的体认有关,更与导演所处的华夏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及东方文化对人生的洞察理解有关。正因如此,侯孝贤电影以其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人文关怀与浓郁东方美学意蕴的影像表述,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1BXW023) 上海大学电影学高峰学科项目资助(2015)
【分类号】:J905
【正文快照】: 作为中国文化的身体标识,莫过于数千年流传下来的相面摸骨之学为最典型。面(骨)相学给笔者最为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小学读《三国演义》时的经历。当看到诸葛亮指出魏延脑后有反骨的情节时,顿感诚惶诚恐,不禁急忙摸摸后脑勺,生怕自己脑后也突然莫名其妙长出一块反骨,被人误认为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心侃;;论侯孝贤电影的长镜头运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袁灵秀;;试论跨文化语境下侯孝贤电影外来影响及其本土化研究[J];东南传播;2012年02期

3 闫鸿亚;;回归天生自在——侯孝贤专访[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4 郑廷鑫;;你到底要拍什么?——对话侯孝贤[J];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29期

5 娄军;小龙;;把那个事件解开,放到台面上! 专访侯孝贤[J];电影世界;2009年08期

6 候孝贤;;写实,是所有戏剧性的源头 《侯孝贤电影讲座》笔记[J];电影世界;2009年07期

7 葛春颖;;侯孝贤电影的诗意美学品格[J];青年文学家;2013年04期

8 李道新;;为生而死与向死而生——对侯孝贤影片《童年往事》的一种读解[J];电影新作;2002年06期

9 李彬;;《好男好女》:“素读”侯孝贤[J];电影新作;2002年06期

10 张治国;;侯孝贤电影概览[J];电影新作;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玉琴;;中西融通的电影学派管窥——侯孝贤电影的长镜头风格与意境创造[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2 黄文杰;;三个萦绕不去的梦(摘要)——从《最好的时光》管窥侯孝贤创作旨趣[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灵;侯孝贤的关键词[N];光明日报;2012年

2 饶曙光;侯孝贤:拍“中国诗”的电影人[N];人民日报;2012年

3 记者 朱华颖 裴闯;侯孝贤:台湾导演要学习抓大陆观众的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本报实习记者 杜思梦;侯孝贤:两岸电影合作先要建构机制[N];中国电影报;2009年

5 陈键兴 陈斌华;一位“光影诗人”的抒情叙事[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6 本报记者 韩业庭;侯孝贤:用镜头俯瞰人生[N];光明日报;2012年

7 孟黎;侯孝贤:用电影探索生命真谛[N];金融时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李博;我的每部电影都在探讨人[N];中国艺术报;2012年

9 李云路 赵新兵;“建立华人电影强势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10 宋晓明;电影中的不老时光[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治国;侯孝贤电影的叙事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倪子入;时间之流与存在之思—侯孝贤电影的审美意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3 赵倩琳;侯孝贤电影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金淑兮;论侯孝贤电影的诗性气质[D];浙江大学;2008年

5 田立慧;侯孝贤电影叙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莉;侯孝贤电影的美学风格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7 崔冬梅;侯孝贤电影空间叙事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熊晓霜;侯孝贤电影的文化记录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9 胡楚城;论侯孝贤电影中关于台湾身份认同的探索[D];暨南大学;2006年

10 温秀华;坚守和突破之间[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11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311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4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