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影视剧中的革命叙事研究
本文关键词:红色影视剧中的革命叙事研究 出处:《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命途多舛的中国近代史,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中国的文学艺术从未停止过对这段历史的反思与书写,尤其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反抗外族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抗日战争和以反抗独裁统治、争取阶级胜利的解放战争,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 建国以来的革命历史小说、电影、戏剧等艺术体裁对革命的言说一直延续到当代,对过去那段历史的叙述与追忆,直至当代仍是小说、电影、电视剧的创作的重点,并且成为一个主要的类型。在小说领域,这类题材的小说被称为革命历史小说;在影视领域,则是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或者战争剧。 建国三十年,那个年代是一个“绝对革命”的年代。人们都是在国家政治话语规范之下论及革命,讲述革命。因为新中国的建立经历了艰难坎坷的历程,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需要人们了解历史,珍惜现在,肩负起这个国家的发展的重任。因此一系叙述国家起源、塑造新时代人物形象的作品随之出现,希望唤起人们对新社会的信心和激情。 而革命叙事,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包括对革命的表现形式、对革命内涵的固定阐释、对革命人物的固定塑造等基本模式。 “文革”的结束,意味着激进的革命的结束,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开始反思“革命”,开始了从“斗争”向“发展”的转变,革命性开始隐退,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和艺术创作进入低潮,革命叙事被悄然掩盖。 尤其是21世纪以来,大众文化的浪潮席卷而来,大众传媒技术不断发展、成熟,我们被裹挟进入一个视觉文化时代。电视剧成为了最主要的艺术形态,电影紧随其后。对革命叙事的阵地,也从小说领域转移到了影视剧领域。革命历史剧无论从创作数量、播放率、还是收视率等方面都成为一个当代文化语境下不容忽视的重要文化类型,同时随着历史观念、政治环境等变化,革命叙事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变化,革命历史剧也向观众展示了一段迥异与传统革命革命叙事角度下的革命历史,及那段历史中的人的际遇。 本文的以2001年——2010年,近十年来获得金鹰奖等大奖的红色题材电视剧《亮剑》、《历史的天空》、《狼毒花》、《亮剑》《雪豹》、《人间正道是沧桑》等剧,以及《建党大业》、《建国大业》、《举起手来》、《风声》等影片等为例,对当代红色电视剧中的革命叙事的进行研究,分析红色影视剧中通过对其发生语境、呈现特征,以及受众接受三方面分析,寻找新时期在红色影视剧的创作中持续革命历史叙述的可能性。
[Abstract]:In 20th century, the ill-fated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became an inexhaustible source of Chinese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 has never stopped to reflect on and write this period of history, especially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order to resist the aggression of foreign nationalities, the anti-Japanese war of national liberation and the resistance to dictatorship. The liberation war for class victory was the main cont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 in 20th century.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novels, films, drama and other artistic genres of the revolution have continued to say about the revolution into contemporary times, and the narration and recollec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past is still novels and movies. In the field of fiction, novels of this kind are called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novels; In the field of film and television, it is revolutionary history film and television drama or war drama. Thirty years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at era was an "absolute revolution". People were talking about revolution under the national political discourse norm, telling about revolution, because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had experienced a difficult and rough course. For the future of this country, people need to understand history, cherish the present,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country. Hope to arouse people's confidence and passion for the new society. In this period, revolutionary narration also formed a basic pattern, including the form of expression of revolution, the fixed interpretation of revolutionary connotation and the fixed shaping of revolutionary characters. The en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meant the end of the radical revolution. China entered a new historical period, began to reflect on the "revolution", began to change from "struggle" to "development", and the revolution began to retreat.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subject matter enters the low tide, the revolutionary narration is concealed quietly. Especially since 21th century, the tide of mass culture has been rolling in, mass media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ing, mature, we have been held into a visual culture era. TV play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art form. The position of revolutionary narration has also shifted from the field of fiction to the field of film and television drama.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drama is no matter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creation and the broadcast rate. Or rating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cultural type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revolutionary narration have also changed with the changes of historical concepts,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so on.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drama also shows the audience a different revolutionary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ditional revolutionary narrative and the fate of the people in that period of history. In this paper, 2001-2010, nearly ten years won the Golden Eagle Award and other awards of the red TV drama "Liangjian", "the Sky of History", "Garou Poison Flowers", "Liangjian", "Snow Leopard". "the right way on earth is the vicissitudes of vicissitudes of life," and "the cause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arty", "the cause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raise your hand", "Wind word" and other films as examples, to study the revolutionary narra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red TV series. By analyzing the context, the features and the audience's acceptance, the author tries to find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ontinuous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narration in the creation of the red film and TV drama in the new period.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绍俊;;理论动态[J];南方文坛;2011年02期
2 王姝;;现代性重审与革命历史叙事的精神重构[J];当代文坛;2008年03期
3 赵牧;;复线的历史:遮蔽抑或还原?——1980年代以来“革命重述”的一个侧面[J];理论与创作;2011年03期
4 肖敏;张志忠;;新历史主义之后的当代革命叙事——以《银城故事》《人面桃花》《花腔》和《圣天门口》为例[J];小说评论;2007年06期
5 肖敏;;当代长篇小说中革命叙事的新变——兼与新历史主义小说对照[J];艺术广角;2010年04期
6 郭艳;;寻找之旅中的革命与隐痛——评艾伟《风和日丽》[J];小说评论;2010年05期
7 赵天才;刘云霄;;想像的裂隙——解读“十七年”小说的革命话语[J];嘉兴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雷鸣;马景文;;历史的哗变与圣者的遁逸——论新历史小说的革命叙事[J];河北学刊;2006年01期
9 余家栋;;南昌市出土唐白代瓷[J];南方文物;1976年02期
10 邹军;;“妄自攀亲”析[J];齐鲁学刊;197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葛红兵;;身体写作——启蒙叙事、革命叙事之后:“身体”的当下处境[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马英民;;论革命历史类博物馆现代展示理念与手法[A];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200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3 陈力君;;国家意志的叙事焦虑——解读“十七年”小说中的“引路人”形象[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4 刘复生;;历史幽灵的复现:从革命历史小说到新革命历史小说[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5 姚志军;周红松;;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的思考——以弘扬西柏坡精神为例[A];继承·创新·发展——西柏坡精神研究文集[C];2007年
6 张中良;;李R既说男梁ジ锩鹗耓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7 周春涛;;新四军黄桥革命历史陈列馆的祝贺信[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首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4年
8 郑国云;;老干部门诊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技巧[A];河南省护理学会老年病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高级研修班论文汇编[C];2005年
9 王士花;;山东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中的民众动员[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10 夏夔;;做人要做这样的人——怀念任质斌同志[A];铁流 16——迎国庆 忆峥嵘岁月[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祁海 (作者系珠江电影制片公司一级编辑兼广州青宫电影城策划总监);革命历史文献纪录片如何重返影院市场?[N];中国电影报;2007年
2 王志会;革命历史教育挂图[N];中国商报;2004年
3 倪振夺;我读《海军往事》[N];文艺报;2010年
4 王更;平山革命历史陈列馆落成开展[N];石家庄日报;2007年
5 吴迪;《白毛女》:新中国的第一部革命历史影片[N];北京日报;2005年
6 通讯员 段文慧;驻滇某部革命历史馆落成[N];云南日报;2006年
7 陈斯;不忘革命历史 弘扬民族精神[N];福建日报;2007年
8 于殿利(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传承文化 服务民生[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9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龙新民;他的贡献镌刻在中国革命历史的丰碑上[N];工人日报;2007年
10 源泉;革命历史档案中的国际主义战士[N];中国档案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天才;革命的时代镜像[D];浙江大学;2004年
2 孙斐娟;后革命氛围中的革命历史再叙事[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西超;红色版图上的想象之旅[D];浙江大学;2007年
4 张冀;左翼小说革命叙事经验的后世影响(1942-1966)[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剑敏;革命·历史·叙事[D];浙江大学;2006年
6 杨鼎;“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历史影视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孟远;歌剧《白毛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9 赵牧;“后革命”:话语与叙事[D];上海大学;2009年
10 邵国义;论中国现当代小说中抗战历史图景的时代变迁[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群;红色影视剧中的革命叙事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林立荣;新世纪小说“革命叙事”论[D];苏州大学;2011年
3 黄鑫;革命历史纪念性景观的氛围营造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王永剑;革命叙事的延续与跌宕[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舒亚平;革命·青春·市井[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孔晓音;李锐小说中的革命历史[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张云;革命叙事中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D];西北大学;2011年
8 高丽娜;革命叙事下的隔代对话[D];延边大学;2010年
9 徐丽丽;论麦家小说的特性与创新[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10 张琳;论蒋光慈小说的现代性革命叙事[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06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406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