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暴力—视听盛宴下的媒介传播及效果研究
本文关键词: 电影暴力 电影类型化 传播媒介 传播效果 受众 出处:《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众所周知,电影诞生已有一百多年,殊不知,暴力,自电影诞生起就如影随行。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更是为电影暴力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一些国家的电影分级制度下,暴力大张旗鼓出现在电影中成为吸引大众的一大利器,暴力不再局限于犯罪片、战争片、武侠片中,而是逐渐向喜剧片、动画片、爱情片等类型片中渗透。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媒介,以娱乐为本的形式向不同国界、民族、年龄的受众传播着电影内容与精神。片面地强调了电影的娱乐作用而忽视了其教育及引导的社会功能,只关注电影表现的形式美感而对其思想内涵与社会影响视而不见。此外,电影在电子技术的带动下,传播方式得到了大大改变,大众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等途径浸泡于“暴力的世界”,无论是电影制作者还是电影的监管者对电影中的暴力相当容忍,或是在分级制度的保护伞下,暴力在屏幕上绿色通行。但是在这“暴力娱乐”的背后,带有暴力内容的电影正在悄然无声中影响着受众。电影中不同暴力情节的设置、表现形式、传达的意义对电影受众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果对暴力展示把握不当,会给不同的受众带来不同的影响甚至危害。目前,已有很多新闻案例证明电影暴力会给电影受众带来负面影响,甚至走向犯罪道路。本文将电影作为传播媒介的视角来研究。首先,梳理了电影暴力的发展史(宏观),立足于历史与电影本身,对不同类型电影中的暴力元素进行区分与论述。从传播媒介的角度(中观)对电影的传播类型、特点、渠道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刻探讨了电影比其他媒介如电视、广播、书籍吸引并影响受众的原因。其次,从不同类型片中(微观)选出一部典型电影进行剖析,将不同类型片中的暴力元素、出现的频率等进行分析,加上调查问卷的配合得出一定的研究结果。然后,从传播学角度(专业)研究电影暴力、暴力传播效果、受众对电影暴力所做出的反馈,即不同类型电影暴力对不同受众人群产生不同的影响及效果。最后,从电影、受众、媒体、电影制度方面的问题进行呈现、反思、分析进而探索和思考解决出路。
[Abstract]:As we all know, the film has been born for more than 100 years, but it has been known that violence, since the birth of the film, is like a shadow accompanying.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consumer society, it has provided a broader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ilm violence. Under the film grading system in some countries, Violence appears in movies as a powerful tool to attract the public. Violence is no longer confined to crime films, war films, martial arts films, but gradually to comedies and cartoons. Film, as a special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takes the form of entertainment to different national boundaries. The audience of age propagates the content and spirit of the film. It emphasizes the entertainment function of the film, neglects its social function of education and guidance, pays attention to the aesthetic feeling of the form of the film and ignores its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social influence. With the help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the mode of transmission of films has been greatly changed, and the public has passed through computers anytime, anywhere. Immerse themselves in a "violent world", whether by film makers or film regulators who tolerate violence in movies, or under the umbrella of a rating system. Violence goes green on the screen. But behind this "violent entertainment," movies with violent content are quietly affecting the audienc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mmunication is different to the audience of the film. If the display of violence is not properly grasped, it will bring different influence and even harm to different audiences. At present, There have been many news cases to prove that film violence will bring negative impact to the film audience, and even go to the road of crim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ilm as a media perspective.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combs the history of film violence (macroscopical, based on history and film itself, distinguishes and discusses the violent elements in different types of movies.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channels and other aspects, the paper deeply discusses the reasons why films attract and influence the audience compared with other media such as TV, radio and books. Secondly, select a typical film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films (micro) to analyze. The violent elements in different types of films,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and so on are analyzed, together with the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re obtained. T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al), we study film violence, the effect of violent communication. Audience feedback on film violence, that is, different types of film violence to different audience groups have different impact and effect. Finally, from the film, audience, media, film system issues for presentation, reflection, Analyze and then explore and think about the way out.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玄,大功;试论电影的雅俗分流[J];江南论坛;2002年08期
2 张春晓;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数字电影的挑战[J];影视技术;2002年07期
3 邓天颖,张威;透视澳大利亚电影业[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洪帆;从传统到现代——任侠黑帮电影中的日本文化精神[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贾磊磊;中国电影的数字化生存[J];电影创作;2002年05期
6 ;电影学术书讯[J];当代电影;2003年04期
7 克莱尔·安-沃特金斯 ,陆孝修;葡语非洲电影:历史和当代的视角[J];当代电影;2003年04期
8 陆孝修;北部非洲(阿拉伯)电影今昔[J];当代电影;2003年04期
9 徐溧遥;电影,斯派克·李的娱乐场所[J];当代电影;2003年05期
10 汪朝光;光影中的沉思——关于民国时期电影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历史研究;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圣达;;电影在东南亚:发展、问题和前景[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2 周宪;;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丁亚平;;电影史的视界:方法与范式——兼谈人物志电影研究[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祁林;;景观电影之“景观”魅力探源[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海日寒;;新时期蒙古族电影的文化与艺术问题[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6 王准;;数字时代的电影特效创作[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7 施梅轻;陈冠平;李淑英;;农村16毫米电影中间片国产化研究[A];2011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1年
8 孙绍谊;;新媒体与早期电影[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任庭义;;论电影与青年文化消费[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10 王婷;;论数字时代电影版权侵犯的内生救济——〈阿凡达〉带给电影产业的“潘多拉”[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瑞典记者 刘仲华;瑞典 让电影发扬光大民族文化[N];人民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王东;电影图书的“华丽转身”[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谢迪南;电影票房在上涨,,电影图书呢[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4 钰添 编译;美电影图书的选题角度[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5 戴锦华;“学电影的孩子 告别讲义时代”[N];文汇报;2003年
6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 童刚;继承百年电影传统 谱写新的电影篇章[N];中国电影报;2006年
7 何勇海;数字电影:高票价的颠覆者[N];民营经济报;2006年
8 卫西谛;电影图书:有品位无市场[N];西部时报;2006年
9 卫西谛;大开眼戒:内地电影图书五年记[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胡嵘;奥运官方电影出征全球[N];中国电影报;2008年
本文编号:1506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506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