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传媒时代下电影美学的嬗变
本文关键词:论影视技术、艺术与知识创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重庆大学》 2011年
试论新传媒时代下电影美学的嬗变
舒洁
【摘要】:电影作为第七艺术,从诞生以来经历了无声片到有声片、黑白片到彩色片的历史变革,一百多年的时间,电影在这些革命中逐渐建立起自己专有的语言和美学体系。 首先,本文从新媒体时代入手讨论。我们的生活节奏随着互联网等媒介和数字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而越来越快,信息更加多元化。在这个充斥着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不仅人类的物质理念和生活方式在发生变化,数字技术的产生给电影也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新传媒时代下的电影艺术无论在技术方式还是消费方式上都发生了与传统电影所不同的根本改变,观众无需走进电影院而仅仅通过网络便可以观看电影,各种电子成像技术也为电影制作创造了无限可能性。其次,本文对数字化技术进行了系统概括。数字化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电影的制作方式,扩展了电影美学范畴,传统电影所处的地位已然受到了动摇,电影形态也有了新的走向,它不再固守传统电影的美学理念,在电影人的观念革新下,开始顺应新的潮流而获得更快的发展。最后,本文从视觉文化语境的方面探讨了传统电影所受的影响。“奇观化”逐渐成为电影美学特征的主导力量,这与电影人对电影造型的认识日益发生改变有着莫大关联。“奇观化”的表达刺激了消费主义的盛行,具体表现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如电影票房上的巨大收益,伴随“奇观化”而来的现象便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线日趋模糊。 电影的拍摄媒介和制作媒介都日趋数字化,不再恪守传统电影的运作方式,那么电影作为“第七艺术”的独特性是否会消失,是否会融为数字化产业的一部分呢?在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多种媒体形式并存的新传媒时代,数字化革命对电影美学带来的颠覆性影响有哪些,而电影“奇观化”,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影文化现象,究竟能带我们走多远,该如何正确看待新传媒时代下电影的“奇观化”现象及电影美学的嬗变,在创作层面电影人该如何正确对待,该如何寻求与之相适应的创新之路,本文将探讨和思考这些问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90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传吉;数字技术下电影镜头语言功效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献民;DV设备的技术、手法与美学革命[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张帆;;EYE’S CANDY类型电影与华语数字大片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周胜;新媒体艺术与美学观的变迁[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张歌东;数字时代的电影技术与艺术[J];当代电影;2003年03期
5 张红叶;从《冰海沉船》到《泰坦尼克号》——高科技对电影叙事的影响[J];当代电影;2004年05期
6 周怡;;手机电影现象探讨[J];当代文坛;2006年03期
7 刘帆;;流媒体观影模式初探[J];电影艺术;2006年02期
8 王建一;刘思妍;;数字时代电影蒙太奇在像素上的延伸[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潘秀通;论影视技术、艺术与知识创新[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张竑;周伯华;;对数字电影的美学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敏;;传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假难题与真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2 梁丽;;广告的暴力及其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3 杨潇;;天使之吻,还是魔鬼之恋?——对“人造美女”的文化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4 王冠;;独特视角讲述美丽的神话——浅谈《大鱼》的艺术特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5 郑晓红;;消费文化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徐萍;;“大话文艺”流行原因的文化社会学解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秦喜杰;;从投资角度研究中国电影产业的困境与机遇[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梁诗旭;;数字影像回归真实美学[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林苗;;中国电影产业品牌运营对策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姜华;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后现代转向[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文秀;;第三种大众文化理论——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吕尚彬;;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云国强;吕品;;从娱乐的文化起源、本质解析电视传播的娱乐功能[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张意;;自律性:布尔迪厄理论的“内在冲突”[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王准;;数字时代的电影特效创作[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6 张永刚;;由“意识形态”问题所展示的文学理论姿态[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7 姜旸;;电视讲坛类节目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趋势探讨[A];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集[C];2007年
8 孙清华;;从语言到影像——DV影像的传播意义分析[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孙宜君;;论后现代视阈下中国影视艺术的审美取向[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10 孙墀;;传统电影美学现实延伸之悖谬——数字化电影再思考[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越民;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程代勒;从文化变迁看二十世纪台湾水墨画发展进程[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刘艺虹;世纪之交都市言情剧的情爱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熊宇飞;意识的世界与主体的生成[D];暨南大学;2011年
7 秦政;价值·生活·想象[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刘强;全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的“元批评”[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杨拓;电子媒介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利;时代良知的影像表达[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海娜;法兰克福学派与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之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沈丽琴;论广告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4 何承超;论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景观电影[D];湘潭大学;2010年
5 殷劭;好莱坞电影中的精神病人形象[D];湘潭大学;2010年
6 何小霞;电视栏目的品牌传播[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梁昱;从“五要素”角度看《明朝那些事儿》[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剑;论凤凰卫视品牌塑造的成因及效果[D];南昌大学;2010年
9 顾璟;谁持彩练当空舞[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马权威;数字长镜头的美学嬗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保;;数字技术下镜头运动在时空上的解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2 李昱;《泰坦尼克》中的电影特技[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3 王一夫;“特技镜头语言”在历史文献纪录片中的运用[J];当代电视;2005年05期
4 潘源;;数字化电影:两极震荡间求平衡[J];当代电影;2007年02期
5 金丹元;徐文明;;多元语境中电影数字技术的美学与文化反省[J];当代电影;2008年03期
6 毛文;;在数字时代影视镜头画面的革新与挑战[J];电影文学;2011年04期
7 韩晓玲;;影视数字化与传统电影艺术观念的创新[J];电影评介;2007年09期
8 朵天林;;数字技术对传统影视镜头的挑战[J];电影评介;2010年09期
9 罗立新;;数字时代影视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探讨——由《阿凡达》现象引发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年29期
10 丘人;;金刚[J];视听技术;2006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邢艳群;数字电视画面艺术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华斌;电影艺术的数字化生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林锡淙;好莱坞制片传统下的重拍片现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黄方;数字时代下电影特技的视觉张力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9年
5 施文超;数字电影画面艺术表现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丰;新瓶旧酒:《最终幻想》评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郝冰;理论回归——对电影成像技术的再认识[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张帆;;EYE’S CANDY类型电影与华语数字大片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陈犀禾;虚拟现实主义和后电影理论——数字时代的电影制作和电影观念[J];当代电影;2001年02期
5 周星;市场主宰背景下的中国电影艺术文化观念辨析[J];当代电影;2004年02期
6 余姝 ,郝建;现实虚化与资源丧失──中国大陆电影创作和言说的几大错位[J];电影艺术;2000年05期
7 祁林;景观电影魅力探源[J];电影艺术;2005年03期
8 宋家玲;论电影叙事之当代生存状态[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让-米歇尔·弗罗东;杨添天;;电影的不纯性——电影和电子游戏[J];世界电影;2005年06期
10 郝冰;数字特技与视觉真实性的问题[J];影视技术;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双;;高科技与电影美学建构及其悖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2 赵卫防;;本期议题[J];当代电影;2007年02期
3 晓希;一部值得重视的电影美学专著[J];当代电影;1985年04期
4 王国平;;《苏乞儿》:技术只是个传说[J];大众电影;2010年07期
5 刘晗,王桂亭;数字化:电影美学视域中的价值拷问[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沈小风;;论数字技术语境中的电影美学构建[J];电影评介;2008年21期
7 克—埃·马格尼 ,陈梅;电影美学和小说美学的比较[J];世界电影;1983年03期
8 潘秀通;论改革开放20年中国电影美学走向[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杨延晋;薛靖;;电影美学随想[J];电影艺术;1980年05期
10 经雷;静待生命的又一轮回——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回望[J];电影;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墀;;传统电影美学现实延伸之悖谬——数字化电影再思考[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2 冯宁;;模拟技术与数字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A];2003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大陆地区代表部分)[C];2003年
3 郝志娟;;浅谈缩微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共存与发展[A];2003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大陆地区代表部分)[C];2003年
4 李兴亮;付蓉;;艺术地融入:简论数字技术对电影叙事方式的影响(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5 万宁华;涂兴德;;试谈“数字城市”构建设想[A];加强地质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2007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张会军;;数字技术、观念、制作的思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韩永红;;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教育[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宋媚丽;刘介群;王娜;;中小型博物馆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提升知识传播能力[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9 陈旭光;;冲突、对话与融合——“全球化”时代中西艺术文化交流问题的思考[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10 张会军;;数字技术、观念、制作的思考[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琼;[N];社会科学报;2008年
2 史可扬;[N];光明日报;2008年
3 崔斌箴 喻秋霞;[N];社会科学报;2004年
4 田卉群;[N];中国艺术报;2011年
5 ;[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N];中国旅游报;2000年
8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田然 陈震;[N];深圳特区报;2011年
9 段秀杰;[N];工人日报;2008年
10 吕士君;[N];中国旅游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朴宰亨;论“第六代”导演的电影创作[D];复旦大学;2009年
2 张辛;论新世纪以来的第六代电影[D];武汉大学;2012年
3 蒋俊;论中国电影精神之独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斌宁;从视淫到奇观——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阶段性影像特征的视觉文化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
5 李黎;广州城市边缘区规划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孙承健;论影像表意及其接受与情绪的关系[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8 吴伟光;数字技术环境下的版权法—危机与对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9 王素玉;版权法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倪万;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洁;试论新传媒时代下电影美学的嬗变[D];重庆大学;2011年
2 郑洁;20世纪90年代美国励志电影美学解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忠岩;数字时代的影像叙事空间[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顾璟;谁持彩练当空舞[D];南昌大学;2010年
5 欧阳璐;东方电影美学视角下王家卫与岩井俊二影像风格比较[D];湖南大学;2011年
6 栾毅之;中国数字电影产业体系的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姜艳;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下的苏联电影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燕海洋;试论法国“新浪潮”对电影美学的贡献[D];安徽大学;2011年
9 刘亦群;陕北民歌作为电影元素对于西部电影特定构成的美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10 刘旺秋;雕刻诗意的时光[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论影视技术、艺术与知识创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3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53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