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在电视媒介与社会生活之间——以中国电视发展与影响为中心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8-03-06 13:05

  本文选题:电视画面 切入点:社会生活 出处:《文艺评论》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电视媒介作为一种现代性的产物,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生俱来。随着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机制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观众接受模式的嬗变,全球电视媒介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塑造广泛而深刻,掀起了电子媒介改变人类生活的一场革命,人类在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态度方面都经历了深度变化。然而,就中国电视发展对社会生活影响的考察并不多见,一些零星研究喜欢照搬欧美电视学者的理论,没有深入研究中国电视对社会生活塑造的特殊性,尚未就
[Abstract]:As a product of modernity, positive television media has an inherent influence on social lif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on and broadcasting mechanism of television program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mode of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viewers, The global television media has shaped the social life of human beings extensively and profoundly, which has set off a revolution of electronic media to change human life. The human beings have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way of life,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the attitude of value. It is rar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television development on social life. Some sporadic studies prefer to copy the theories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television scholars, and do not deeply study the particularity of Chinese television in shaping social life.
【作者单位】: 太原师范学院影视艺术系;
【基金】:山西省高校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计划阶段性成果(编号:晋教科(2014)7号)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孝锦;论音乐电视画面的创作[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04期

2 张庆贤;试析电视画面的造型艺术[J];黑河学刊;2005年02期

3 亦兵;电视画面是怎样活动起来的(上)[J];当代电视;1993年02期

4 李荣;附有“即时重放功能”的电视机[J];艺术科技;1997年01期

5 白家豪;;浅谈电视画面的审美艺术[J];艺术科技;2014年01期

6 赵燕林;论电视技术与电视画面的关系[J];中国电视;2000年S1期

7 周小普,金梅;网络时代的电视生存[J];电视研究;2001年06期

8 梁福臻,韩立梅;关于电影电视画面宽高比例的探讨[J];现代电视技术;2001年03期

9 梁福臻,韩立梅;关于电影电视画面宽高比例的探讨[J];现代电视技术;2001年09期

10 仲夫;节奏与舞韵[J];视听技术;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元欣;;论电视画面的编辑规律[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2 周嵊中;;论电视人才管理及其资源配置[A];中国教育电视:挑战与对策——第四届中国教育电视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3 何道宽;;电视利弊的争论,理论于实践[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赵厚华;王景波;孙永生;胡京生;杨雷;;影响足球比赛电视转播质量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5 杨雅璜;;浅谈电视同传的难点[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桂清萍;;中日电视媒体地震新闻报道之比较——以中国5·12汶川地震与日本岩手·宫城内陆地震的报道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苏靖;;浅谈电视拍摄的用光技巧[A];2007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论文集2(下)[C];2007年

8 秦祥士;吴贤纬;;气象服务的电视形象工程[A];大气科学发展战略——中国气象学会第2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马彩红;;浅析中国电视的“审美疲劳”[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10 郭树彬;李纯;;电视戏曲片《孟姜女》(越剧)灯光设计思想与影调运用[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国平;浅析电视画面和语言[N];安徽日报;2001年

2 张建岗;电视叙事声画一体论[N];中华新闻报;2006年

3 黎瑞刚;下一代电视是什么?[N];中华新闻报;2007年

4 国强 胜伟;健康电视家电消费新时尚[N];中国商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李燕京;3D电视进家门路有多远?(下)[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6 记者 曾飞;3D电视上市 片源面临匮乏[N];拉萨晚报;2010年

7 敬一山;官员电视“晒房”节目能播多久?[N];西宁晚报;2013年

8 冯亚;音乐与电视的结缘[N];中国艺术报;2012年

9 民族画报社社长 总编辑 纳西族 摄影家 车文龙;虚实变幻出真相[N];光明日报;2011年

10 珠海电视台 王诗雁;浅谈电视专题节目中音乐的作用[N];中华新闻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包鹏程;图像时代的电视“言说”[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唐建军;三维关系建构下的电视传播符号意义解读[D];复旦大学;2004年

3 徐锐;多元文化图景与电视话语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飞;电视的文化生成[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强;电视画面空间论[D];暨南大学;2003年

2 邢艳群;数字电视画面艺术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天甲;论我国电视讲坛类节目的发展与创新[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映兰;一个彝族村庄的电视历程[D];兰州大学;2015年

5 戴慧;跨屏时代的电视媒体传播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6 陈朝晖;中国电视军事节目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袁洁玲;满足与失落——试论电视作为审美媒介的双重作用[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露路;科教电视数字化包装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卢雪;中国电视媒体奥运报道的历史演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范映华;中国电视老年节目初探`[D];暨南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574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574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e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