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阿凡达》的生态主义解读
本文选题:《阿凡达》 切入点:生态主义 出处:《电影文学》2010年2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当今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日益成为全球的热门话题,电影《阿凡达》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生态主题。本文试从生态主义角度解读电影《阿凡达》,通过分析主人公杰克.萨利的"重生"之旅,即感悟自然、融入自然、回归自然的过程,展示了一个自然之子的成长之旅,揭示了该电影呼吁人类要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以及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logical crisis, ecological balanc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world. The film Avatar is precisely the embodiment of such an ecological theme. This paper tries to interpret the film Avata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ism,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tagonist Jack Sally's journey of "rebirth", that is, to understand nature and integrate it with nature. The process of returning to nature shows a journey of growing up of a son of nature, and reveals the ecological thought that human beings should love nature, respect nature and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传媒学院;
【分类号】:J95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文;;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从阐释学视角评析《论语》两个中英对照译本[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吴尚华;;贾平凹《怀念狼》的生态批评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张雪桦;;浅谈莎士比亚名剧《李尔王》中的人性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桑郁;生态平衡与文化平衡[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陶久胜;体验自然的伤残,呼吁整体的和谐——哈代自然诗歌生态思想揭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谢鹏;;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耿潇;劳伦斯的小说与生态伦理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刘雪峰;女性文学文本特征的基本范畴界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9 刘国清;社会历史语境下的生态思想建构——论泰德·休斯的自然诗[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刘一红;;从捕鱼情节看海明威自然观的两面性[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阮倩;;“童贞”观念的初始——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解构主义批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张建国;;生态批评中的伦理因素[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穆宝清;;《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部充满生态思想的作品[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耿潇;;劳伦斯的小说与生态伦理问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国清;;诗歌与治疗:论泰德·休斯的自然诗[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鲁京明;;试论法布尔《昆虫记》中的生态伦理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颖;;华兹华斯田园诗的美学风格[A];中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雪岚;超越文化[D];厦门大学;2000年
2 陈亚亚;成如容易却艰辛[D];复旦大学;2003年
3 高日晖;《水浒传》接受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韦清琦;走向一种绿色经典:新时期文学的生态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5 宋丽丽;文学生态学建构——生态批评的思考[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6 孙燕华;当代台湾自然写作初探[D];复旦大学;2005年
7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8 刘蓓;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季芳;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焦小婷;多元的梦想[D];河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海燕;试论英语辞格系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杨高平;板块与反讽[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3 邹强;雅典娜之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玮;对戴·赫·劳伦斯《羽蛇》的原型解读[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董惠芳;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中的艺术真实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6 彭青青;欧洲中世纪文学象征思想及其特征[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姚范美;凯瑟琳·安·波特的女性意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胡华征;生态移民的自愿与非自愿性研究——内蒙古阿拉善盟孪井滩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孙丽萍;古典诗学的现代阐释[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10 田平;在血性呼唤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D];吉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若恩;戴剑娥;;反思还是反讽?——后殖民与生态主义视野中的《阿凡达》主题变奏[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但华阳;;好莱坞电影中的生态主义[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李燕;李怀鹏;;《阿凡达》创作中的生态主义思想[J];电影文学;2010年17期
4 张先云;孙亮;;自然动画:中外动画比较研究的一个视角[J];世界美术;2011年02期
5 刘超;周东升;;《喜玛拉雅》:对东方生态智慧的诉求[J];电影评介;2008年21期
6 麻哲;;从《阿凡达》看人与自然的关系[J];作家;2010年22期
7 龚丽娟;;从生态本位走向生态整体——影片《阿凡达》生态意识与审美内涵探析[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徐俊秀;;纪录与反思:法国当代纪录片的生态主题[J];电影评介;2007年11期
9 孔令顺;;论《阿凡达》对工具理性的追捧与反讽[J];现代视听;2010年04期
10 潮汐;;从《阿凡达》看中国电影未来发展[J];电影文学;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高力;;自然之镜:嬗变中的电视生态批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冉茂金;《青山常在》传递生态精神[N];中国艺术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超;绿色的镜语[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苏婷;影视作品中的生态文化蕴含[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瑜婷;通往前世记忆的丛林,,《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之生态镜语解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丁蓓;詹姆斯·卡梅隆电影中的生态主题[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5 刘金凤;从接受美学看《阿凡达》在中国的接受[D];安徽大学;2012年
6 黄文凯;视觉文化中的奇幻文学与影像[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一吟;《阿凡达》流行中国大陆的跨文化传播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桢;绿色之路——中国生态电影三十年(1980-2010)[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98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598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