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电影的叙事空间变置与情感投射
本文选题:新时期 切入点:中国儿童电影 出处:《新闻界》2016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电影的叙事空间处于一种微妙的变置状态,在宏观空间上形成了城市儿童电影与乡村儿童电影的"二元"创作格局。从城市到乡村的叙事空间变置以及对残疾人等弱势儿童的关注,既是五四时期"儿童的发现"的延伸,也是新时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乡村儿童的集体失语与逐渐发现的无奈结果,折射了不分地域/阶级的"以全体儿童为本位"的人道主义关怀,也投射着中产阶级对底层/弱势儿童的同情与关注,是五四新文化人道主义的复苏与繁荣。但是由于市场的客观原因与创作的主观原因,人道主义的忧虑又处于乏力、遮蔽的状态,并没有产生理想的效果。
[Abstract]:Since the new era, the narrative space of Chinese children's films has been in a delicate state of change. In the macro space, the "duality" of urban children's films and rural children's films has been formed. The narrative space from the city to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attention to the disabled and other vulnerable children is an extension of "children's discovery"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This is also the result of collective aphasia and gradual discovery of rural children under the dual urban-rural system in the new period, which reflects the humanitarian concern of "all children" regardless of region / class. It also reflects the sympathy and concern of the middle class for the underclass / disadvantaged children, which is the revival and prosperity of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humanitarianism. However, due to the objective reasons of the market and the subjective reasons of creation, the humanitarian worries are weak. The state of obscurity did not produce the desired effect.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研究”(12&ZD003)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多维视野中的我国中小成本电影研究”(12YBA069)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星;儿童电影现状与发展问题的认识[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2 李学昭;关于中国当代儿童电影存在问题的思考[J];运城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郑欢欢;;试论中国儿童电影的困境与出路[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3期
4 朱小鸥;;儿童电影断想[J];电影艺术;2006年04期
5 冉红;;中外儿童电影比较研究[J];当代电影;2006年06期
6 付筱茵;;从观念到作品:当前中国儿童电影的问题及发展[J];当代电影;2006年06期
7 马双双;;浅析当代中美儿童电影的文化差异——以霍夫斯泰德五种文化纬度理论为工具[J];电影评介;2007年16期
8 潘华;;拨开迷雾,走出窘境——论中国儿童电影的出路[J];电影评介;2007年11期
9 袁岚;;2007宁波·中国儿童电影国际论坛[J];电影艺术;2007年04期
10 郑欢欢;;电影励志:切入儿童电影的一个角度[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毛羽;;国家儿童电影政策和生产发行现状[A];横店·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高卉佳;儿童电影:不能只给儿童看[N];中国电影报;2005年
2 杨凌yN;儿童电影何时走出“沼泽”[N];中国文化报;2004年
3 李春利;儿童电影:一个值得期待的市场[N];光明日报;2005年
4 苗春;儿童电影走近儿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5 本报记者 张晋锋;中国儿童电影:寻求夜航的灯塔[N];中国电影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徐启建;中国儿童电影:不要再说“抱歉”[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沈阳师范大学 马力;儿童电影须找到商品与艺术属性的平衡点[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周星;儿童电影离儿童有多远[N];中国艺术报;2006年
9 徐启建;国产儿童电影:别再说“抱歉”[N];新华日报;2007年
10 郑欢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后;儿童电影:“活跃”过后期待“分化”[N];中国电影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雪黎;新时期中国儿童电影理论研究述评[D];兰州大学;2010年
2 刘洋;从观念到实践:当前中国儿童电影传播的问题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丽萍;儿童电影:一种智慧的关怀[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金洋帆;中外儿童电影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陈茂;童牛奖优秀故事片创作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6 杨楠;伊朗儿童电影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7 姚雪;“后电影”时代背景下儿童电影审美特征探析[D];浙江大学;2014年
8 潘华;论中国儿童电影的现状及发展策略[D];重庆大学;2009年
9 王丽;守望的距离[D];河北大学;2008年
10 贾天添;论儿童观及其在儿童电影中的体现[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41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641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