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贾樟柯与金基德电影人物类型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04 23:16

  本文选题:贾樟柯 切入点:金基德 出处:《电影文学》2017年13期


【摘要】:贾樟柯与金基德的电影共同聚焦社会底层,关注边缘人生,但在人物取材上,也有"易见"与"不易见"之别。贾樟柯通常选取我们身边"易见"的小人物,如农民工、县城无业人员是其影片中常见的人物类型;而金基德电影中的人物则游离于我们的视野之外,仿佛生活在另一个陌生空间,从人物类型上看,主要包括性工作者、战争后遗症人群等。贾樟柯与金基德影片人物取材的异同,与二人的成长经历和身份认同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其职业操守与艺术良知的一种体现。
[Abstract]:Jia Zhangke and Kim Ki-duk's film focusing on the bottom of society, pay attention to the edge of life, but the figure drawn, there are "visible" to see "and" the other. Jia Zhangke usually selected US "to see" the little people, such as migrant workers, unemployed is county of the film type common characters; Kim Ki-duk and the characters in the movie are free from our sight, as if living in a strange space, from the character type, including sex workers, war sequelae crowd.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Jia Zhangke and Kim Ki-duk from the movie character, and two people's experience and identity are closely related,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a reflection of the occupation ethics and artistic conscience.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基金】:2016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6BS49)研究成果
【分类号】:J9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LOST;贾樟柯:戛纳归来谈独立——电影不应该只是一种传闻[J];电影评介;2002年09期

2 芮欣;从地下走出来的导演——讲解贾樟柯[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王艳云;李菲;;灰色体验与辩证诉求——论贾樟柯小城电影的价值追寻[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张会军;马玉峰;;拥挤的世界 变化的中国 思考的贾樟柯 贾樟柯谈电影《世界》的创作与发行[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陆绍阳;迷失在“世界”中——看贾樟柯的《世界》[J];当代电影;2005年03期

6 贾樟柯;勾伊娜;;贾樟柯:用主流的方式表达自己[J];当代电影;2006年05期

7 张相宽;;作为记忆的青春物语——浅析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J];电影评介;2007年15期

8 刘世钟;;从“未庄”到“汾阳”——论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陈又;;山西好人贾樟柯 用胶片抚摩灵魂[J];西部广播电视;2007年06期

10 孙鹏程;;贾樟柯《世界》的“世界”及其文化意蕴——对《世界》中的“影视时空”的一种修辞学解读[J];电影评介;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莉;;城市转型中的异质空间:贾樟柯电影的空间解读[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妍;贾樟柯转型为投资人[N];中国电影报;2007年

2 何茜;贾樟柯新片锁定成都老厂[N];四川日报;2007年

3 文字整理 本报记者 何小诗;贾樟柯《二十四城记》筹款七万帮灾区[N];中国电影报;2008年

4 王寅;贾樟柯:传统跟我太有关系了[N];南方周末;2004年

5 记者 施晨露;贾樟柯:自强方能赢空间[N];解放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吴小曼;贾樟柯:用电影追随中国变化[N];华夏时报;2013年

7 陈帆;阅读贾樟柯[N];北京日报;2004年

8 刘兵;贾樟柯的成功模式[N];财经时报;2006年

9 高波;贾樟柯的意义[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刘溜;贾樟柯:我是弱者,我也知道[N];经济观察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帅;记录与悲悯—贾樟柯电影纪实风格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刘佳佳;中国当代电影中的方言元素[D];河南大学;2015年

3 李茜;边缘人物的生存镜像[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文心;中国新生代导演镜头下的“县城”[D];西南大学;2016年

5 俞欢;贾樟柯电影的“反叙事”策略[D];苏州大学;2016年

6 王晔昀;纪实美学的影像表达[D];长安大学;2016年

7 汪曼;固守与变迁的记录者[D];海南师范大学;2016年

8 吴东哲;李沧东与贾樟柯的边缘人题材电影比较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7年

9 马洁;当代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10 司若;华语游民电影的文学叙事研究——以贾樟柯“故乡三部曲”为例[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12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712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0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