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李少红陈坤那些事_《重庆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16 15:49

  本文关键词:李少红影视导演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重庆大学》 2009年

李少红影视导演艺术研究

曲芸辉  

【摘要】: 李少红在长达30年的职业生涯中,共执导了多部电影和电视剧,跨越80年代改革开放时代和90年代电影市场体制时代。李少红的电影以精巧的悲情情节设置,丰富的电影语言创造和深厚的人文精神获得了全世界的广泛认可,是公认的第五代女性电影艺术家。 由于这种特殊地位,李少红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对象,尽管我们难以确知已有多少研究他的论文和著作问世,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信,这个探讨过程并未也不会停止,因为他的影视作品悬念仍然长久不衰,对她作品的解读仍然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精力,国内很少有学者涉及李少红女性作品研究领域,而进一步研究女性特色的就更少,即使偶有涉及,也只是对第五代导演各个方面作了表面分析,理论深度不够,而且也不系统。本文从这个导演的个人生平,剧作模式、心理机制、导演风格和表现手法、影片的美学特征等多方面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研究,以图在整体上对李少红电影艺术进行一次本质性的梳理。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着重考察李少红电影创作的女性作品本质与展现方式以及女性哲学内涵和人文意义并对其独特的电影语言进行系统分析。第一部分回顾了李少红的创作历程,以及他多年来影片拍摄的成果;第二部分讲述李少红的“第五代”标签,独特的方式和技巧。第三部分李少红与女性主义电影力求在其迷人的光影世界和其隐秘的心理世界之间找出必然的联系,第四部分李少红的代表作品分析,第五部分李少红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方法共性探讨。本文对李少红影片中表现出来的比较鲜明的个性化元素进行分析,对她艺术表现的视听语言进行读解,分析其中的镜头、色彩、蒙太奇、声音,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心理上的反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某些新的观点。 作者拟用实证主义的方法,将电影剧作中女性意识论技巧和电影接受心理以及电影语言方面的相关理论,和李少红的电影文本相结合,通过大量实证的例子,文本层次的分析系统阐释李少红电影的导演风格,剧作的特点、创作动机等。以求发掘电影的艺术的某些本质规律,并能运用于当下我们电影创作的实践。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9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引言9-11
  • 1 李少红导演创作历程11-13
  • 2 李少红的“第五代”标签13-19
  • 2.1 “第五代”命名的由来背景13-16
  • 2.1.1 “第五代”导演命名的由来背景13-14
  • 2.1.2 中国电影人中的“第五代”导演14-16
  • 2.2 “探索”电影成就了李少红16-17
  • 2.2.1 影视风格上的独树魅力16-17
  • 2.2.2 作品体裁上的建树17
  • 2.3 本章小结17-19
  • 3 李少红影视代表作品分析19-35
  • 3.1 作为导演的第一部电影《银蛇谋杀案》19-21
  • 3.1.1 《银蛇谋杀案》的文化主题19-20
  • 3.1.2 《银蛇谋杀案》的人物性格特征分析20
  • 3.1.3 《银蛇谋杀案》导演的艺术特征分析20-21
  • 3.2 第二节进入90 年代初的影片《血色清晨》21-23
  • 3.2.1 《血色清晨》的文化主题21-22
  • 3.2.2 《血色清晨》的人物性格特征分析22
  • 3.2.3 《血色清晨》导演的艺术特征分析22-23
  • 3.3 第三节电影《四十不惑》的角度分析23-25
  • 3.3.1 《四十不惑》的文化主题23-24
  • 3.3.2 《四十不惑》的人物性格特征分析24-25
  • 3.3.3 《四十不惑》导演的艺术特征分析25
  • 3.4 第四节《恋爱中的宝贝》中的另类风格25-28
  • 3.4.1 《恋爱中的宝贝》的文化主题25-26
  • 3.4.2 《恋爱中的宝贝》的人物性格特征分析26-27
  • 3.4.3 《恋爱中的宝贝》导演的艺术特征分析27-28
  • 3.5 第五节执导电视剧《大明宫词》的震撼力28-31
  • 3.5.1 《大明宫词》的文化主题28-29
  • 3.5.2 《大明宫词》的人物性格特征分析29-30
  • 3.5.3 《大明宫词》导演的艺术特征分析30-31
  • 3.6 第六节电视剧《橘子红了》的视觉冲击31-35
  • 3.6.1 《橘子红了》的文化主题31-33
  • 3.6.2 《橘子红了》的人物性格特征分析33
  • 3.6.3 《橘子红了》导演的艺术特征分析33-35
  • 4 李少红影视作品中“女性主义”的共性探讨35-46
  • 4.1 “女性与电影”环境背景概述35-36
  • 4.2 李少红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多角度内质36-41
  • 4.2.1 女性生命意义上“空缺”内质36-38
  • 4.2.2 “理性”让女性影片更有魅力38-39
  • 4.2.3 悲剧世界里的女性形象39-41
  • 4.3 女性叙事的多维度审视41-45
  • 4.4 本章小结45-46
  • 5 李少红影视作品中艺术表现方法的共性探讨46-51
  • 5.1 服饰艺术与电影艺术的结合46-48
  • 5.2 精彩的台词念白渲染48-49
  • 5.3 独特的音乐效果陪衬49
  • 5.4 对演员的慎重运用49-50
  • 5.5 本章小结50-51
  • 6 结论51-53
  • 6.1 一位女性主义导演51-52
  • 6.2 一位“第五代”导演52-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55
  • 附录55-57
  • A. 李少红影视作品创作年表55-56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56-57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57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祝婉;论《聊斋志异》中的悍妇与妒妇形象——从女权主义视角的观照[J];蒲松龄研究;2003年04期

    2 杨芳,顾晓静,王启兵;关于加强高校美育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陈晓云;众声喧哗与个人独白——对中国电影研究现状的一种描述与批评[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杜剑峰;从王朔到冯小刚——当代社会文化转型中的审美流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5 潜铁宇;孟永刚;;论中国传统造物思想的和谐观对当代产品设计的启示[J];包装工程;2006年05期

    6 张颖;许福兰;;西欧传统童话的文化解读——兼论童话对女童的影响[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7 孙琳;从男性神话到母性神话——张抗抗小说创作中的性别意识[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赵越;论《紫颜色》颠覆父权话语以重建女性主体的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高侠;女性存在的掘进与瞩望——对陈染、林白“个人化”写作的一种解读[J];当代文坛;2002年04期

    10 罗勤;;论张艺谋电影的表意元素[J];当代文坛;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萌;禁锢的灵魂与挣扎的慧心[D];河南大学;2003年

    2 胡泓;从他者到他们[D];河南大学;2003年

    3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于东晔;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D];苏州大学;2003年

    5 吴功荣;中美外交思想传统的比较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沈红芳;女性叙事的共性与个性[D];河南大学;2004年

    7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郭海文;唐五代女性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周俊武;激扬家声[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颖;音乐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焰;颠覆与重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2 黄莺;艰难的心路历程——当代城市女性小说的女性审美意识流变[D];暨南大学;2001年

    3 成秀萍;颠覆父权体制的女性书写——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张爱玲的小说[D];苏州大学;2001年

    4 夏禹;论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悖论形态[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马春花;中国当代女性叙事与女性意识的递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志华;女性意识及其超越[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何玉蔚;论弗·吾尔夫的人格冲突与整合及其在创作中的展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琰;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9 叶楚定;中学文学教学审美空白说[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子岸;审美化生存[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晓霞 ,崔同科;女性视角、历史与镜像——李少红电影研究[J];当代文坛;2005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薇;影像文化语境下李少红电视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雪清;论中国诗意电影中的古典美学情结[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兰;女性主义语言研究与文本分析[J];国外文学;1999年02期

    2 万慧进;不同的声音——医患关系的女性主义视角[J];医学与哲学;2001年08期

    3 金文野;新时期女性主义诗歌创作论[J];当代文坛;2003年02期

    4 李希慧,廖梅;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犯罪学思想介评[J];思想战线;2004年05期

    5 陈琳;近十年加拿大翻译理论研究评介[J];中国翻译;2004年02期

    6 冯文坤;舞者,还是舞?——论女性主义翻译观与译者主体性[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叶舒宪;略论当代“女神文明”的复兴[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刘传霞;情感与思想的音符从城堡中飞出——读路也散文集《我的城堡》[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马薇薇;;女性主义肥皂剧研究对性别概念的解构与重建[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孙营;;女性主义的典范——霍桑笔下的海斯特·白兰[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胡宇娜;陈忠暖;甘巧林;;西方女性地理学的发展与启示[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辜美惜;郑雪;邱龙虎;;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江逐浪;;从《大明宫词》到《橘子红了》看女性主义观念的体现[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5 任一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中国特色——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笔记之一[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邢冬梅;;女性主义、客观性与科学大战[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7 黄春晓;张京祥;;西方女性主义地理学对城市建设的性别反思[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杨莉馨;;女性主义视阈中的格林童话模式[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9 徐午;许平;;浅谈参与式研讨方法和女性主义平等原则——以1998年社会性别、贫困与农村发展参与式研讨会为例[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10 柯秋梦;;父权制下的两性困境——《伊坦·弗洛美》的女性主义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银河;[N];南方周末;2003年

    2 李建军;[N];文艺报;2006年

    3 吴武洲;[N];文艺报;2011年

    4 肖巍;[N];中华读书报;2000年

    5 吴燕;[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王驰;[N];中国妇女报;2008年

    7 ;[N];中国妇女报;2004年

    8 任振怡;[N];文艺报;2005年

    9 关福艳 鞍山市行政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晨芳;[N];中国妇女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绍雪;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吴芳;西方男性学者视角下的女性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爱妹;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董美珍;女性主义科学观探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姜子华;女性主义与现代文学的性别主体性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方方;对美国20世纪末西方音乐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的审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史巍;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现代性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建成;桑塔格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英;性别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于东晔;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D];苏州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芸辉;李少红影视导演艺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顾建敏;天使与妖女[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丁伊莎;海峡两岸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比较[D];湘潭大学;2003年

    4 杜姗珊;对林京子文学中的女性主义的考察[D];山东大学;2010年

    5 丘慧慧;关于后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王宁;个人化写作的超性别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俞佩淋;崛起的突变[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琼;女性与报纸[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赵云梅;网络时代的女性与女性主义[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10 韩静;赛珍珠:女性主义的先锋[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李少红影视导演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7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77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d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