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关于客家微电影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2 04:33

  本文选题:客家微电影 + 叙事学 ; 参考:《重庆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在文化体系建设中强调要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全国各大地市也都推出了相关的政策和活动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2012年,由广东省梅州市政府主办的“客天下?全球客家微电影大赛”将独具魅力的客家文化以微电影的形式展示在大众面前,呈现了一场全新的视觉盛宴。当客家文化遇上微电影,不仅滋生出许多有创意的文化产品,而且改变了客家文化产业的价值生产链,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笔者在对客家微电影作品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发现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从政策引导的前语境出发,对客家微电影进行一个全面且细致的分析很有必要。首先,笔者对客家微电影的发展概况进行总体梳理;接着从叙事学视角出发,从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两层面对客家微电影进行了全面地解析,表层结构主要分析了客家微电影的叙事者、叙事视角、叙事空间和叙事符号,深层结构主要从其叙事主题、叙事情节和冲突叙事三方面入手;然后,在分析中发现客家微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现实瓶颈,包括外部环境的束缚和创作主体自身的因素;最后从内外两个层面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思考性建议。
[Abstract]:The outline of the National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Reform dur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period stresses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for the creation and production of 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system. All major cities in the country have also launched relevant policies and activit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2012, By Guangdong Province Meizhou City government sponsors "guest world?" The Global Hakka Micro Film Competition shows the unique Hakka culture in the form of micro-film, presenting a new visual feast. When Hakka culture meets micro-film, it not only breeds many creative cultural products, but also changes the value chain of Hakka cultural industry, and its positive role is self-evident. However, in the analysis of Hakka micro-film works, I also fi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Hakka micro films from the pre-context of policy guidance. First, the author makes a general survey of the development of Hakka micro-film, and t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ology, from the surface structure and deep structure of the two levels of Hakka micro-film for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e surface structure mainly analyzes the narrator, narrative angle, narrative space and narrative symbol of Hakka micro-film. The deep structure mainly starts from three aspects: its narrative theme, narrative plot and conflict narrative. In th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actical bottleneck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akka micro-film, including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factors of the main body of creation. Finall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thinking suggestions from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spects.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崇惠;赣台客家文化研讨会在江西举行[J];台声;2003年01期

2 毕剑;;客家文化的市场化移植问题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聂婷;;“客家文化产业化”的经济学思考[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10期

4 余云珠;;略论客家文化对“客商”的影响[J];嘉应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万群;;关于客家文化实践与复兴的几点思考[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12期

6 河合洋尚;;客家文化重考——全球时代下空间和景观的社会生产[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李迪华;;试析客家文化与近年闽台客家交流[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01期

8 ;图说客家文化[J];政协天地;2012年10期

9 钟俊昆;;客家文化研究与客家文化的产业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10 谢国栋;罗春娜;戴春平;杨党校;;岭南客家文化与客家文化的关系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大可;;整合客家文化资源 全面发展闽台关系[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浅谈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A];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C];2009年

3 张佑周;;试论客家文化生成的地理与社会条件[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4 谢重光;;2004年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感言——代综述[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5 李逢蕊;;客家学研究与闽西客家文化[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6 李兴发;;客家文化的变异[A];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张佑周;;试论客家文化生成的地理与社会条件[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C];2011年

8 潘朝阳;;打哪叭溪谷地客家文化区域的垦建经营[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9 吴锡超;;海峡两岸客家文化大陆性特征与海洋性特征比较研究[A];海洋文化与福建发展[C];2011年

10 陈广万;;赣州、汀洲、梅州、客家文化的差异与闽粤赣边区大旅游[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商报记者 毕国学;客家文化论坛精彩观点纷呈[N];深圳商报;2006年

2 陈炜明;厦门应做全球客家文化交流基地[N];厦门日报;2007年

3 吴源;广西首家县级客家文化研究会在荔浦成立[N];桂林日报;2008年

4 闽西姓氏源流研究会 马先富;加强客家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客家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N];闽西日报;2009年

5 通讯员 黄水林;连城规划建设客家文化公园[N];闽西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瑛;参加世客大会 研讨客家文化[N];韶关日报;2010年

7 卢基莹 谌继荣 林忠成;永定县“客家文化歌”越唱越响[N];闽西日报;2010年

8 陈春声 中山大学副校长 整理 见习记者 张奇锋;客家文化助力粤台交流合作[N];广东科技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刘世锦 严海苑 黄佳丰;探寻客家文化传承弘扬之道[N];梅州日报;2011年

10 江西理工大学 王帅;客家文化:校园风景中的一抹红[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洋;语言、饮食与文化认同[D];上海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娟;客家文化空间分布特征及时空演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2 严杏;基于客家文化的室内空间创意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宋霞;旅游文化营销视角下的台湾客家文化产业[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何淑媛;基于客家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白振智;关于客家微电影的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6 熊金汇;客家文化对当代设计的作用与影响[D];江南大学;2008年

7 刘达庆;客家文化视野下的教育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江玉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客家文化发展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9 张媚;广东梅州客家文化及其旅游资源开发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丘苑林;现代化进程中客家文化自觉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85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785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0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