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国际市场下中国电影的内容博弈

发布时间:2018-04-23 05:36

  本文选题:中国电影 + 内容生产 ; 参考:《电影文学》2017年18期


【摘要】:在国际电影市场的强压之下,中国电影虽然取得了一些优良成绩,但对国际挑战应对乏力,很快陷入了发展瓶颈。在现状启发下,中国电影在内容生产方面亟须反思:以往的中国电影为了博取市场关注度,往往选取扭曲的价值观或者夸张的拜金主义作为内容重点,正是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导致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很快失去竞争力。中国电影应当重视电影的社会责任、文化责任,恰当放开和正确使用自身话语权,使电影创作内容丰富多元,在国际市场上稳占一席之地。
[Abstract]:Under the strong press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film market , China ' s film has made some excellent achievements , but it quickly becomes the bottleneck of development . In the light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 China ' s film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in content production . In the light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 China ' s film will soon lose it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 The Chinese film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ultur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film , properly liberalise and use its own language right correctly , make the content of the film rich and diverse , and make a plac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

【作者单位】: 周口师范学院;
【基金】:2014年度河南省软科学项目“新媒体时代河南省企业外宣翻译发展趋势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42400410565)部分成果
【分类号】:J9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小卉;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浅论九十年代中国电影的平民化倾向[J];电影创作;2000年04期

2 王珠;迎接挑战 中国电影要靠智慧[J];电影艺术;2000年02期

3 王志敏;21世纪中国电影展望[J];电影评介;2001年01期

4 郑培为;90年代中国电影新导演及其作品[J];当代电影;2001年01期

5 周星;2000年中国电影现象解读分析(上)[J];电影创作;2001年01期

6 ;入世后中国电影会发生什么变化 电影业内人士答问[J];电影艺术;2001年06期

7 李东;从市场看中国电影[J];电影艺术;2004年04期

8 周斌;;珍惜优良传统,大胆拓展创新——纪念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J];电影新作;2005年06期

9 赵斌;沉思历史 展望未来 第八届上海电影节“中国电影百年论坛”学术纪要[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吴迪;审查与监督:十七年中国电影[J];电影艺术;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川;;家的重建:中国电影的一种叙事策略研究[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张振华;;改革开放使中国电影焕发异彩[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3 屈建平;;超越初级 与强手匹敌——漫谈中国电影进入美国市场的机遇和挑战[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陈旭光;;“全球化”/“民族化”的二律背反与中国电影的选择策略[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的传统与创新”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马丁·吉泽尔曼;;探析中国电影在德国成功的因素——中国明星在国外形象的个案研究[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6 王宁;;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文化批判[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7 周星;;全球化空间中的中国电影生存发展和独立品格[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8 黄式宪;;从全球化视野看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崛起[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苗伟;王桂芝;;从“东方主义”角度分析西方对中国电影的选择性接受[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贾冀川;;“五四”精神与八十年代中国电影[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尹鸿;乍暖还寒:中国电影渴望升级[N];文汇报;2006年

2 韩三平;继续锻造中国电影产业化链条[N];中国电影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小宁;60亿后,中国电影何去何从?[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实习记者 贺宏丽;大学生是中国电影的未来[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5 本报社长代总编 王迎庆;在党的旗帜下繁荣发展中国电影[N];中国电影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舫;“文化折扣”阻碍中国电影远行[N];人民日报;2012年

7 袁媛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好莱坞大片来袭,,中国电影如何“走出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赵葆华;坚守中国电影民族文化身份[N];文艺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李博;用数字存留中国电影的沧海桑田[N];中国艺术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张婷;《一次别离》:一次中国电影自省的机会[N];中国艺术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飞;论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2 蒋俊;论中国电影精神之独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欣;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叙述与展示[D];复旦大学;2005年

4 马潇;世纪之交中国电影趋势[D];苏州大学;2007年

5 王艳云;早期中国电影中的上海影像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6 石川;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7 李超;现代进程中的空间呈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高小健;重论1930年代的中国电影[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9 唐佳琳;新兴电影运动:30年代中国电影的现代性追求[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10 孟君;9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作者表述[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虹;新时期中国电影里的“疯子形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徐庆兰;身体文化视域下中国电影中的性别不公现象研究(1978-2015)[D];西南大学;2015年

3 王金辉;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中的农民工形象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顾家诚;欧洲三大电影节中国获奖电影叙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路;我国明星跨界转型导演现象研究(2010-2015)[D];兰州大学;2016年

6 王报芬;当前中国电影档期营销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7 陆叶青;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海外传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8 罗曼;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神怪片现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9 宋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中的疯癫形象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10 苏双双;钢琴音乐在中国电影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90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790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f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