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大视野》历史纪录片的叙事框架研究
本文选题:叙事框架 + 凤凰大视野 ; 参考:《湖南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国家在政策上对国产纪录片的扶持,以及纪录片市场的逐渐明朗,国产纪录片的生产越来越得到重视。纪录片栏目《凤凰大视野》不仅是凤凰卫视的王牌节目,更是国产纪录片栏目的优秀范例,甚至成为了多家电视台创作团队模仿的对象。本文以《凤凰大视野》2013年全年播出的历史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框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节目的框架类型及特征,并结合受众问卷调查,解析节目的传播效果及其框架对受众的影响,以期深层次探析创作者坚持的历史观,为国产历史纪录片的生产创作提供借鉴。 研究认为,《凤凰大视野》历史纪录片叙事框架主要有四类:反思自省框架、揭秘还原框架、人文关怀框架和宣传赞扬框架。整体上看,该节目历史纪录片的叙事框架突出学者专家的反思意识,并以满足受众兴趣与需求为目标,节目对历史事件的态度基本上以政府态度为准。影响这四类框架形成,并使框架具有以上特征的因素,主要是凤凰卫视及《凤凰大视野》创作团队的定位、节目访谈对象的选择、节目主要受众的兴趣以及当前中国大陆的基本制度与发展情况。从传播效果看,受众基本认可《凤凰大视野》历史纪录片所建构的媒介真实。在受众解读节目的过程中,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当前的现实环境和媒介技术条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上述研究,笔者对当下国产历史纪录片的创作生产提出建议。首先,历史纪录片要以真实作底线,切勿对史实肆意夸大、虚构;第二,创作者的观点要客观、立场要中立,切勿做单纯教化的工具;第三,在创作过程中,要节制对亲历者的访谈,重视学者专家的观点和角度:第四,历史纪录片节目并非单纯的讲述历史,在编排时要注意现实关联;最后,创作者要以媒介定位与受众群为标准,同时重视新媒体,加强与受众的互动。
[Abstract]:With the policy support of domestic documentaries and the gradual clarity of documentary marke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production of domestic documentaries. The documentary program "Phoenix Horizon" is not only the trump card program of Phoenix Satellite TV, but also an excellent example of domestic documentary program, and has even become the object of imitation by many TV stations' creative teams. This paper takes the historical documentary broadcast in 2013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ummarizes the fram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gram, and combines wit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he audience,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framework of the documenta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program dissemin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its framework on the audience,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historical view adhered to by the creator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duction and creation of domestic historical documentaries. The study holds that there are four kinds of narrative framework of the historical documentary: introspection framework, revealing and restoring frame, humanistic care framework and propaganda and praise framework. On the whole, the narrative framework of the historical documentary highlights the reflection consciousness of scholars and experts, and aims to meet the interests and needs of the audience. The attitude of the program towards historical events is basically the attitude of the government.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of these four kinds of frameworks and make them have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are mainly the orientation of Phoenix Satellite TV and the creation team of Phoenix Horizon, the choice of program interview objects. The interest of the main audience and the current basic system and development of mainland China.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mmunication effect, the audience basically recognizes the media truth constructed by the historical documentary. 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the program by the audience, the selective psychology of the audience, the current realistic environment and the technical conditions of the media a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view of the above research,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reation and production of domestic historical documentaries. First, historical documentaries should take the truth as the bottom line, do not exaggerate and fabricate the historical facts; second, the creators should be objective, their positions should be neutral, and they should not be the tools of pure enlightenment; third,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ontrol interviews with those who have experienced them,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viewpoints and angles of scholars and experts: fourth, historical documentary programs should not simply tell history, bu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realistic connections in their arrangement. Finally, creators should take media positioning and audience groups as the criteria. At the same time, pay attention to the new media, and 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audience.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9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冷冶夫;纪录片是什么????[J];中国电视;2003年04期
2 倪祥保;论纪录片真实及其象限阈[J];中国电视;2003年04期
3 郭艺芳;纪录片的多种“解说”形式[J];中国电视;2003年05期
4 肖平;纪录片知觉形式及类型研究论纲[J];中国电视;2003年06期
5 曹迟;纪录片的故事性浅谈[J];当代电视;2003年08期
6 冷冶夫;纪录片商业化的理性思考[J];当代电视;2003年12期
7 高建国;纪录片形态选择的制约因素[J];声屏世界;2003年11期
8 欧阳宏生,赖黎捷;走出电视纪录片创作低谷[J];新闻界;2003年06期
9 禹成明;调转枪口的施润玖——看纪录片《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J];现代传播;2003年06期
10 贾爱民;纪录片创作中的主体意识[J];青年记者;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小玉;;纪录片“真实”性的再解读[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2 赵剑;;试论纪录片的关系真实[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3 谭俐莎;;底层纪录与时代见证(摘要)——中国独立纪录片掠影[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4 邢虹文;;纪录片编导人才素质与培养方式的创新(摘要)——以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为视角[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5 孙红云;;中国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发展及其特征[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石屹;;白玉兰国际纪录片评奖活动的发展格局与趋势[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郭讲用;;从《体育人间》看中国电视体育纪录片[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吴国庆;;借鉴国际纪录片风尚 打造传播精品[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何苏六;;加快纪录片改革发展,凝练和提升文化气质[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何白;;基于“钻石体系”的我国纪录片产业竞争力研究[A];2013福建省传播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海贝;纪录片:如何完成“纪录”的使命[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黄海贝;纪录片:如何完成纪录使命[N];今日信息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舫;人文纪录片:寻找失落的文化精神[N];人民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王臻青;纪录片为啥没有院线观众?[N];辽宁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英子;青海是纪录片创作的高地[N];青海日报;2010年
6 深圳商报记者 刘瑜;纪录片,赔本赚吆喝?[N];深圳商报;2010年
7 喻德术;国产纪录片现状艰难出路何方?[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实习生 毛君 本报记者 张树伟;推动纪录片人才自觉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于帆;纪录片制作:从记录到表达[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刘淼;纪录片钟情新媒体[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曦;纪录片边界问题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2 余权;宣传性纪录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黄瑛;“狂喜的真实”:沃纳·赫尔佐格的纪录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盘旋;人类学视阈下的电视纪录片创作[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罗锋;“历史的细语”: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研究(1991-2010)[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灵革;纪录片下的中国[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丽平;中国独立纪录片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王增伟;新纪实主义纪录片[D];重庆大学;2009年
3 周菲菲;新虚构纪录片的美学特质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王润田;论大型历史考古纪录片《巴人之谜》与《远祖之谜》对“渝派纪录片”的建构作用[D];西南大学;2010年
5 唐莉;作为“民间记忆”的中国独立纪录片分析[D];安徽大学;2010年
6 王静波;纪录片创作的艺术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傅国春;论技术支撑下的纪录片[D];河北大学;2008年
8 陈勇志;纪录片形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苏淑洁;类型学视角下数字纪录片的选题与叙事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楠;纪录片声音要素新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09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809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