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类型电影的诗学之维——探究一种类型研究策略的可能

发布时间:2018-05-09 20:18

  本文选题:类型电影 + 电影史 ; 参考:《电影评介》2017年15期


【摘要】:正一、类型电影:一种历史必然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关系"的载体研究类型电影,一个不可忽略的逻辑起点是电影的媒介特性——"运动的声画影像"特别擅长纪录与虚构现实的功能。电影纪录现实是作为历史文本的一种文化载体,而虚构与编排现实,则承载了复杂的历史进程与社会关系,以及化解人类社会矛盾的某种奇异神话。因此,电影纪录影像在百年电影史中,一直实践着还原现实的媒介功能,而以剧情片(故事片),却基于人类复杂的生命经验,通过固有母题的
[Abstract]:Type Film: a kind of Historical inevitable Carrier of "Cultural value and Social relationship"; Type Film, A logical starting point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s the medium characteristic of the film-the moving Acoustic Picture, which is especially good at recording and fictional reality. The reality of film record is a kind of cultural carrier of historical text, but fiction and arrangement reality bear complex historical process and social relationship, and some strange myth to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 of human society. Therefore, in the history of 100 years of film, film recording images have been practicing the media function of restoring reality, while drama films (feature films) are based on the complex life experience of human beings, and through the inherent motif
【作者单位】: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虞吉;镜外之像与镜中之影 有关中国类型电影的断想[J];电影艺术;2000年03期

2 饶曙光;中国类型电影:理论与实践[J];电影艺术;2003年05期

3 路春艳;对类型电影的认识[J];当代电影;2004年02期

4 沈国芳;构建类型电影的新观念[J];当代电影;2005年05期

5 路春艳;类型电影概念及特征[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6 路春艳;;全球化时代美国类型电影的发展趋势[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7 路春艳;;中国类型电影的生存与发展[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8 范叶妮;;大众传媒与消费文化关系探讨——以美国类型电影为例[J];新闻界;2008年01期

9 王慧;;中国类型电影之掠影[J];观察与思考;2009年21期

10 陈林侠;;类型电影的观念、文化功能与审美的可辨别性[J];理论与创作;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冯岭;;寻找属于中国自己的“元话语”——关于国内类型电影理论研究的思考[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虞吉;;民族现代类型电影体系建构的学理路径[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虞吉;;早期中国类型电影:源流与动因[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李淼;原创小说欲助类型电影走出窘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2 李道新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做合格的类型电影[N];中国电影报;2010年

3 夏咏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如何创作中国的类型电影[N];中国电影报;2013年

4 陈浩;让类型电影飞一会儿[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高发;“写实”与“超现实”新类型电影探索[N];中国电影报;2010年

6 颜慧;主旋律类型电影怎么拍?[N];文艺报;2007年

7 电视剧《北京青年》编剧 孙建业;《无人区》:一次类型电影成功的本土化移植[N];中国艺术报;2013年

8 高尔雅;《催眠大师》:从模仿到国产类型电影的尝试[N];文学报;2014年

9 杨栗(书评人);彼得·威尔:类型电影下的艺术颠覆[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10 汪景然;产业化以来类型电影新探索[N];中国电影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勤;民族形象的自我书写[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棠;从“公路电影”看美国类型电影的发展[D];广西大学;2008年

2 聂明秀;朴赞郁“暴力三部曲”中类型元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高睿;中国当代类型化电视剧的发展对类型电影演进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4 张欣悦;中国歌舞片审美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钟勋田;1979-1989年香港类型电影的能产性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黄望莉;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类型电影[D];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1997年

7 李萍;我国战后时期类型电影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张s,

本文编号:1867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867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4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