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邵氏黄梅调电影导演技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2 01:34

  本文选题:黄梅调电影 + 视听风格 ; 参考:《中国戏曲学院》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特有的类型之一,自电影发明创造至今,中国戏曲电影走过了风雨百年的历史尘埃。纵观中国戏曲电影史,有一脉个性鲜明,风格华丽的邵氏黄梅调电影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为世界电影创造了令人惊喜的“中国印象”。香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拍摄的一系列黄梅调电影对传统戏曲电影走现代化改革创新做出一次大胆尝试。它有别于大陆戏曲电影制作,大刀阔斧的对黄梅调电影创作过程中的剧本修订、导演技法、电影美术、视听语言、服装造型、演唱配乐进行改革。从而为传统戏曲艺术在现代艺术中地交融转化做了有益地突破。此篇论文旨在通过与“将影就戏”的大陆戏曲电影对比,总结出邵氏黄梅调电影的创作理念,导演技法、市场营销以及历史意义。此外,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邵氏公司所拍摄的一系列黄梅调电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戏曲电影,从创作初衷和表现手法而言,黄梅调电影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类型电影。此文意在借用大陆戏曲电影和邵氏黄梅调电影的创作手法对比,,来分析黄梅调电影导演的创作技法。
[Abstract]:Opera film is one of the special types of Chinese film. Since the invention and creation of the film, the Chinese opera film has gone through a hundred years of historical dust.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opera film, there is a distinctive personality, the style of Shao's Huang Mei movies left a deep impression on the Chinese audienc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creates a surprising impression of China for world films. A series of Huang Mei movies made by Shaw Brothers in Hong Kong is a bold attempt to modernize traditional opera films.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mainland opera film production, the dramatic changes in the Huang Mei film creation process of the script revision, director techniques, film art, audio-visual language, clothing modeling, singing soundtrack to carry on the reform. Thus, a beneficial breakthrough has been made for the blen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opera art in modern ar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ummarize Shao's creative idea, director's technique, marketing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Shao's Huang Mei film by comparing it with the mainland opera film of the film. In addition, 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emphasize that Shao's series of Huang Mei films are not really opera movi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original intention and expression techniques, the Huang Mei movies are all real type movies.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analyze the creative techniques of Huang Mei film directors by comparing the mainland opera films with Shao's Huang Mei films.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戏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9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小健;;戏曲电影30年[J];当代电影;2008年12期

2 方梦旋;;“十七年”电影的爱情补充——爱情题材戏曲电影[J];当代电影;2008年09期

3 刘学亮;;戏曲电影的市场化之路[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2期

4 周大明;;柏坡情 民族魂——评戏曲电影《西柏坡》[J];艺术评论;2009年09期

5 陈燕;;戏曲电影——迟到的春天[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9期

6 吴平平;;传播媒介与戏曲电影的历史生成[J];电影文学;2009年02期

7 黄迎;;虚实交融 相得益彰——戏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分析[J];艺术教育;2010年11期

8 黄宝富;张勇;;戏曲电影的身体仪式[J];当代电影;2011年01期

9 叶志良;;中国戏曲电影的民族记忆[J];当代电影;2011年01期

10 黄海令;;戏曲电影研究刍议[J];美与时代(下);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章新强;;新世纪的戏曲电影[A];中国演员(2011年第3期总第21期)[C];2011年

2 ;评剧表演艺术家袁淑梅主演戏曲电影艺术片《西柏坡》[A];中国演员(2008年第5期总第5期)[C];2008年

3 陈德惠;;中国戏曲电影之最[A];中国演员(2009年第5期总第11期)[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茁;戏曲电影遇“冰火”碰撞[N];河南日报;2006年

2 马长军;戏曲电影 不妨多拍几部[N];深圳商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于帆;戏曲电影的市场有多大[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何晓诗;戏曲电影《兰梅记》观摩研讨会在京举办[N];中国电影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李彦;戏曲电影农村放映“广结人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6 杨明;越剧电影《红楼梦》遭遇盗版[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吴月玲 张薇;如何在光影中展现戏曲之美[N];中国艺术报;2009年

8 季国平;袁淑梅和戏曲电影《西柏坡》[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翟群;戏曲电影亟待找准定位[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王汉军;传统舞台戏曲的电影呈现[N];文艺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玲;简论中国戏曲电影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闻雨轩;新世纪戏曲电影市场探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3 郭艳霞;当代河南戏曲电影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高明;戏曲电影群体调度技法研究[D];中国戏曲学院;2011年

5 吴平平;戏曲电影艺术论[D];东南大学;2006年

6 陈莹;论戏曲电影的概念、分类、分期与艺术思维突破[D];兰州大学;2007年

7 王庆勇;中国戏曲电影简论[D];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1997年

8 张宇;戏曲电影发展流变探究[D];山西大学;2007年

9 任志芳;20世纪中后期邵氏戏曲电影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孙惠;“黄金时期”戏曲电影与新世纪戏曲电影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76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876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9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