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语境下的微电影创作困境和对策解读
本文选题:新常态 + 微电影 ; 参考:《四川戏剧》2016年01期
【摘要】:近年来微电影面临着一些创作上的困境,不能仅以网络监管不力、草根的局限性来解释这一现象。应从当前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语境入手分析,会发现由于当前中国处于向新常态的过渡转型期,中国民众面临着多种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由此滋生了负面的焦虑情绪。而微电影却以后现代的手法过分放大了社会焦虑情绪,以至于陷入了创作泥潭。因此只有在新常态下进行解构和建构,微电影才能获得健康发展。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icro-movies are facing some creative difficulties, which can not be explained only by the weak supervision of the network and the limitations of grassroo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China, it is found that because China is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to the new normal, the Chinese people are faced with variou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roblems, which breeds negative anxiety. The micro-film, however, magnifies the social anxiety so much that it falls into the quagmire of creation. Therefore, only in the new normal de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micro-film can get a healthy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城市微电影的创作与研究”(批号1058812021)基金支持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正浩;艺术的善酿——电视专题片《江西电影创作五十年回眸》编导后记[J];当代电视;2000年S1期
2 刘翠霞;;2004年度中国(大陆)电影创作的文化审视[J];电影文学;2005年06期
3 楚卫华;2000-2004中国都市电影创作状况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孟犁野;六十年代公安题材电影创作回顾[J];电影艺术;2005年05期
5 王萍;;当代电影创作中的视觉叙事策略[J];电影评介;2007年22期
6 乔治·西斯兰;崔军;;混血儿:跨文化的影像运动——第三代土耳其裔德国导演的电影创作[J];当代电影;2007年01期
7 岳扬;;2006年电影频道数字电影创作的基本情况[J];当代电影;2007年04期
8 张冬;;舞蹈情境对电影创作影响的全方位审视[J];电影文学;2008年16期
9 任庭义;;新生代西部影像——关于新生代西部题材电影创作的梳理[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邢艳群;;关于大学生数字电影创作的若干思考[J];科技信息;2009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力;;论科教电影创作的一个基本规律[A];科教影视论文集[C];2004年
2 赵宁宇;;重建表演艺术在电影创作中的核心地位[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3 高了;;将电影手段应用于博物馆文化展示类影片创作的思考[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4 郭培筠;;从历史寓言走向文化寓言——新世纪内蒙古草原电影创作的审美转型[A];论草原文化(第八辑)[C];2011年
5 于洋;;生活是表演艺术的源泉——寄语青年电影演员朋友们[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 赵实;努力构建和谐文化 全面繁荣电影创作[N];中国电影报;2006年
2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国家一级导演 尹力;电影创作要无愧于时代[N];光明日报;2008年
3 记者 孙丽萍;上海每年出资2500万扶持电影创作[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本报记者 胡钰;本土动漫电影创作困局[N];华夏时报;2014年
5 王彦霞 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表演系副教授 本届大赛“最佳编剧奖”获得者;微时代的微电影创作及其导向[N];中国电影报;2014年
6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 童刚;立足新起点 再上新台阶 努力开创电影创作新局面[N];中国电影报;2006年
7 赵实;开创电影创作全面繁荣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7年
8 张宏森;电影创作必须建树正面价值[N];文艺报;2007年
9 赵军;电影创作如何面对不同的市场[N];中国电影报;2007年
10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 张会军;青年电影创作与人才培养[N];中国艺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毛琦;追寻、认同与反思[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2 朴宰亨;论“第六代”导演的电影创作[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刚;论彼得·布鲁克的电影创作[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2 王海旭;美国影视剧生产模式对微电影创作的引导[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厉先锋;蒙太奇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柏秋;3D影像技术对电影创作观念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4年
5 景庚;新生代导演电影创作流变论[D];苏州大学;2008年
6 王哲;中国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创作及传播特征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7 李宏斌;论米喻伊尔·罗姆的电影创作[D];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1997年
8 牛碧玲;21世纪以来中国女性导演的电影创作探究[D];兰州大学;2014年
9 郭敬哲;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对我国当下电影创作的启示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10 彭德华;导演娄烨的创作特征与美学探究[D];河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59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959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