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华语电影中的“人性恶”新呈现
本文选题:人性恶 + 善恶含混 ; 参考:《暨南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人性恶”是文学艺术作品恒古以来的母题,华语电影也不例外。新世纪以来,华语电影在对“人性恶”的呈现方面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较之以往电影中人物及其行为善恶鲜明二元对立的情况,不对影片中某些人物做出“好人”或“坏人”的严格分辨,人物及其行为善恶含混逐渐成为新世纪以来电影中较为主流的模式。笔者针对这一新兴的电影现象,从“人性恶”的影像呈现、社会文化成因、叙事策略和价值观导向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分为四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由三章组成,借助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阐释的人类由低级到高级的需求为驱使动因,,对电影中“人性恶”的影像呈现、其产生的社会文化成因以及影片的叙事策略做出归纳和分析;第三部分是指出这种新兴的电影现象下,影片在叙事策略上的变化和弊病,并对华语电影在价值观导向方面做出批评和展望;第四部分是结语。
[Abstract]:Evil of humanity is the motif of literary works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Chinese movies are no exception. Since the new century, there has been a new phenomenon in the presentation of "evil of human nature" in Chinese movies: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films, the characters and their behaviors are in sharp dualistic opposition. Without the strict distinction between "good people" and "bad guys" in some characters in the film, the ambiguity of the characters and their actions, good and evil,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stream mode in the film since the new century. The autho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is new phenomenon from the aspects of "evil of humanity", the causes of social culture, narrative strategy and value orientatio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part is composed of three chapters, with the help of Maslow's theory of hierarchy of needs, human beings are driven by the lower to higher demands, and the images of "evil human nature" in the film are presente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auses and narrative strategies of the film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third part is to point out the changes and drawbacks of the narrative strategy of the film under this new film phenomenon. The fourth part is the conclusion.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云;;把握电影新机遇,聚焦研究新方法——“华语电影工业:历史、当代与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电影新作;2011年05期
2 丁亚平;;华语电影:话语交换、变奏与挑战[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欧阳文风;康莹;;海外华语电影研究寻踪[J];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4 白小;王钦;;独特的窃听手法[J];百姓生活(下半月);2011年09期
5 彭吉象;跨文化交流中华语电影的历史与未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陈旭光;悖论与选择——“全球化”语境中华语电影现代化/民族化问题之省思[J];电影艺术;2002年02期
7 周斌;华语电影:在互渗互补互促中拓展[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陈犀禾;刘宇清;;跨区(国)语境中的华语电影现象及其研究[J];文艺研究;2007年01期
9 蔡柏贞;;建构一个“全球的”华语电影研究框架——评《华语电影:历史书写、诗学、政治》[J];电影艺术;2007年01期
10 边静;;隐秘情结的影像诉说——华语电影同性恋话语的生成和发展[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越;;台湾“新电影”对华语电影的主要贡献[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刘宇清;;“华语电影”视野中的中国电影史书写[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3 陈旭光;;悖论与选择——“全球化”语境中华语电影现代化/民族化问题之省思[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4 黄式宪;;与世界对话:华语电影跨界的历史性荣耀与当下生存焦虑[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陈林侠;;论当下华语大片的文化消费及其意义[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孔莉萍;操办英国国际华语电影节的太原女孩[N];太原日报;2010年
2 王一川 第九次全国文代会代表;华语电影三义及相关问题[N];中国艺术报;2011年
3 苗春;华语电影期待新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赵卫防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华语电影:语言之外的内在统一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毛俊玉;做强华语电影 需整合全球资源[N];中国文化报;2012年
6 全国政协委员 王兴东;华语电影力量将在世界独树一帜[N];中国艺术报;2013年
7 许波;“歌武片”开拓华语电影新类型[N];中国艺术报;2013年
8 记者 陈朝霞;华语电影工业后期制作“航母”诞生[N];宁波日报;2013年
9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万像电影节升级为欧洲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N];北京商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王庆凯;海峡两岸三地“十大华语电影”在瓮安揭晓[N];黔南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邵雯艳;华语电影与中国戏曲[D];苏州大学;2010年
2 陈辉;全球化时代华语电影之现代性与文化认同[D];苏州大学;2009年
3 边静;华语电影中的同性恋话语[D];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
4 徐文明;论华语电影中的清代历史表述、想象与意义生产[D];上海大学;2010年
5 周营;新时期以来华语电影中的反面人物形象类型及其流变[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修扬;新世纪以来华语电影国际影响概况及文化探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2 韩帮文;论华语电影的命名逻辑[D];暨南大学;2010年
3 李俊;2000年以来华语电影的国际传播和影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4 海晓虹;近五年华语电影的传播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2年
5 刘志昕;当代华语电影中的美国形象[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周博;转型期华语电影的光影留白艺术[D];吉林大学;2009年
7 卢燕蔷;华语电影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8 刘丰果;从“被凝视”走向“对话”[D];暨南大学;2008年
9 李杨;光影飞驰的列车—华语电影中铁路意象与现代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伏蓉;摘取国际影坛桂冠的华语电影导演[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60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960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