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记忆到影像述史——对南京大屠杀电影影像叙述的文化反思
本文选题:南京大屠杀 + 战争控诉 ; 参考:《齐鲁艺苑》2016年02期
【摘要】: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故事电影从主题呈现和创作者叙述角度上,分为三个层面进行讨论,即控诉、救赎和反思。从国内的电影创作或学术领域来看,对于大屠杀或者抗战题材的影片的讨论,显然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发展思路或脉络,即关注的焦点已然从陈述和控诉"大屠杀"的层面上升到反思历史、反思人性的阶梯。
[Abstract]:The story films of the "Nanjing Massacre" are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from the theme presentation and the author's narrative point of view, namely, the prosecution, the redemption and the reflection. From the domestic film creation or the academic field, the discussion of the film of the Holocaust or the theme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is obviously a more obvious development idea or vein, that i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has risen from the level of statement and accusation of "massacre" to reflecting on history and reflecting on the ladder of human nature.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振犊;财政部驻港人员有关南京大屠杀等问题的情报[J];民国档案;2002年02期
2 ;美国华人抗议江藤隆美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J];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03期
3 倪腊松;为了历史的尊严——评《从耶鲁到东京:为南京大屠杀取证》[J];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04期
4 ;《南京大屠杀研究——日本虚构派批判》[J];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04期
5 程兆奇;南京大屠杀札记(之二)[J];史林;2003年01期
6 ;旅日华侨设立南京大屠杀研究资助项目[J];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02期
7 王秀霞;国内关于“南京大屠杀中南京国际安全区”研究的历史回顾[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张连红;南京大屠杀前夕南京人口的变化[J];民国档案;2004年03期
9 李寒梅;;中国学术界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研究[J];太平洋学报;2005年08期
10 张群;;煌煌28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铁证如山[J];钟山风雨;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燕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1937—1985)[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7年
2 程兆奇;;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几个问题[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3 孙宅巍;;论国共两党对南京大屠杀的共识[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4 张连红;;南京大屠杀的后遗症:幸存者的创伤[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5 李习文;;南京大屠杀真相的对外传播[A];公共外交季刊2011夏季号(总第6期)[C];2011年
6 周华;;南京大屠杀的罪恶历史不容否定[A];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文集[C];2005年
7 姜玉春;;南京大屠杀见证人,德国大使馆行政主管沙尔芬贝格之死[A];中国近现代史料专题研究[C];2011年
8 程兆奇;;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几个问题[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9 张生;;南京大屠杀的“德国视角”——以德国外交档案为中心[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10 姚群民;;《救国时报》在海内外披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述评[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编审 徐志民;美国公众对南京大屠杀的认知历程[N];人民政协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冯爱琴;南京大屠杀研究仍有较大拓展空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早报记者 龚菲 实习生 马秋萍;“南京大屠杀”资料照片在日巡展[N];东方早报;2014年
4 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谌苏芬;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公布[N];光明日报;2014年
5 早报特约评论员 周庆安;直面南京大屠杀史实是弥合中日关系的起点[N];东方早报;2005年
6 周竞;追忆南京大屠杀[N];各界导报;2005年
7 记者顾兆农;百余日本老兵证言南京大屠杀史实[N];人民日报;2002年
8 记者顾兆农;南京举行国际和平集会[N];人民日报;2002年
9 邹德浩;纽约举办《南京大屠杀图片展》[N];人民日报;2004年
10 朱成山;南京大屠杀的拷问[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春霞;新闻媒体中的南京大屠杀[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袁志秀;美国人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见证、传播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仇凯;论以色列的大屠杀教育—兼论对我国中学南京大屠杀教育的启示[D];鲁东大学;2014年
4 颜玉凡;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的调查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晓红;影像生产与集体记忆[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薛媛元;南京大屠杀期间国际安全区难民生存状况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鲁贵洋;唯物史观与《南京大屠杀辞典》编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陈新;论中学历史教学中南京大屠杀内容的教育价值[D];鲁东大学;2015年
9 许书宏;恐惧的记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茹慧渊;浅析美国对南京大屠杀报道变化的原因[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53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053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