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被解救的姜戈》

发布时间:2018-09-05 06:38
【摘要】:2012年,一部以美国黑奴为题材的电影《被解救的姜戈》在北美地区上映。该片由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执导,是一部美国西部电影和黑奴电影的结合之作。该片在第85届奥斯卡中一举夺得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配角两项大奖,并获得多项提名,,获得广泛好评。电影主要讲述获得自由身的黑奴姜戈,在一名德国赏金猎人的帮助下,逐渐成长为优秀的赏金猎人,并在德国人的协助下,与邪恶的奴隶主周旋,最终找回心爱妻子的故事。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主张颠覆“在场”的形而上学,主张去中心化,踪迹,延异,打破西方传统哲学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是一种颠覆一系列二元对立的策略。本论文根据电影中姜戈的一系列转变,分为三部分。第一章从姜戈本身入手,探讨他从身体自由到内心自由的过程。这是他本人的一个思想转变,打破了当时美国黑奴长期以来形成的奴性。第二章主要是姜戈与其他黑奴的冲突,以从解构主义多角度说明当时黑奴的思维已如“在场”的形而上学,以及姜戈打破传统的举动。第三章描述了姜戈与白人奴隶主之间的矛盾。最终说明姜戈颠覆了他所仇恨的白人社会。然而尽管他成功的报复了残忍的奴隶主,他仍与当时的南方社会格格不入,成为他者。 本文旨在运用解构主义分析电影文本中的姜戈从黑奴到完全的自由人的整个过程以及他在当时的美国南部社会中仍然扮演者他者的角色。
[Abstract]:Directed by ghost director Quentin Tarantino, the film is a combination of American western films and slave films. The film won two awards for best original screenplay, best supporting actor and several nominations in the 85th Academy Awards. The film mainly tells the story of a free slave named Jiang Ge who, with the help of a German bounty hunter, grew up to be an excellent bounty hunter and, with the help of the Germans, traveled with the evil slave owners and finally found his beloved wife.
Derrida's deconstructionism advocates subverting the metaphysics of "presence". It advocates de-centralization, tracing, extension, and breaking the logocentrism in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philosophy. It is a strategy to subvert a series of dualistic opposition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according to the series of changes of Jiang Ge in the film. Chapter one discusses Jiang Ge himself. The second chapter is mainly about the conflict between Jiang Ge and other slaves, to explain from the deconstructive perspective that the slaves'thinking was like the metaphysics of "presence" and that Jiang Ge broke the tradition. Chapter 3 describes the conflict between Jiang Ge and the white slave owner. It finally shows that Jiang Ge subverted the white society he hated. However, despite his successful revenge on the cruel slave owner, he was still incompatible with the Southern society and became the other.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whole process of Jiang Ge's transformation from a black slave to a completely free man and his role as the other in the Southern American society.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至的;关于解构的一些问题[J];美术;1996年08期

2 叶诗茹;;超阅读:碎片背后的整体——以解构主义的眼光来思考超阅读真正的价值所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杨朝军;德里达解构主义语言观刍议[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胡健;略论巴特的美学思想[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5 叶华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解构主义和文学批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张杨;中国古代建筑结构元素在传统戏曲舞台美术中的运用[J];戏曲艺术;2004年03期

7 张建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解构主义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8 郑敏;;诗哲是近邻——答郑秀才、陆楠楠、徐翔、刘超、陈凯同学问[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马赛;;互文性解构模式下的译者初探[J];理论界;2007年09期

10 董星华;;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多元化翻译标准[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耕;;德里达:从解构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解读《马克思的幽灵》[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2 张传彪;;对汉字语境下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霍跃红;;回归翻译伦理:译者应树立正确的荣辱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闫文芳;;解构主义建筑与我国和谐社会相悖[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谭晓丽;;韦努蒂的解构翻译思想新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邓庆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当代建筑创作[A];2005年度山东建筑学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马彦婷;;《微暗的火》中的解构主义[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传彪;;对汉字语境下后现代解构主义的质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阮倩;;“童贞”观念的初始——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解构主义批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彭辉;;从多维视角为文学翻译中的“误读”正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章海霞 综合;解构主义与建筑[N];中华建筑报;2009年

2 杨一帆;韦努蒂解构主义的异化翻译策略及在中西语境下的两种文化立场[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程一聪 整理;解构,通向更幽深的世界[N];社会科学报;2008年

4 ;上海研讨“耶鲁解构主义批评学派”[N];文学报;2008年

5 ;非中心在中心的废墟上生长[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6 阿庄;扎哈·哈迪德:建筑解构主义大师[N];中国妇女报;2004年

7 詹斌;解构的欢愉[N];青海日报;2003年

8 梁晓声;论大学[N];光明日报;2006年

9 陈众议;向着重构的整合[N];中华读书报;2009年

10 冯颜利 俞宣孟 卫明 甘丹;走近德里达 倾听解构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金敬红;解构视角下翻译中的二元对立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张瑜;翻译的修辞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4 覃世艳;后现代主义解释学批判[D];苏州大学;2006年

5 王敬民;乔纳森·卡勒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萨晓丽;论威廉·S·巴勒斯文本中的反控制和意识的拓展[D];厦门大学;2007年

7 谌晓明;符指、播散与颠覆:福克纳的“斯诺普斯三部曲”之解构主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李素艳;从宏观政治到微观政治[D];吉林大学;2008年

9 封一函;结构与解构:从乔姆斯基到韦努蒂[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建设;乔纳森·卡勒:解读理论多元时代[D];清华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清光;语境与文学翻译[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2 夏智姣;创造性误读:一种解构主义翻译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郭丽静;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译作的地位[D];重庆大学;2003年

4 张珏;从诗歌翻译看译者主体性[D];河海大学;2007年

5 张戌敏;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视阈下的《黄帝内经·素问》翻译[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胡素平;从解构主义角度论英文电影片名改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高璐夷;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与《论语》翻译[D];厦门大学;2008年

8 殷文;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D];青岛大学;2007年

9 赵超;信息技术背景下设计的消解与重构——被解构的设计权力话语[D];清华大学;2004年

10 刘小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语境中的新叙事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23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223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8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