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张爱玲小说小资风格的影像阐释

发布时间:2018-10-23 13:29
【摘要】:自上个世纪开始走红的女作家张爱玲及其作品,吸引了许多读者和知名学者的注意,也得到了众多导演和编剧的青睐。在如今的中国影视界,由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并不少见,被赋予了极高赞誉的张氏作品,当然也不例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先后有《倾城之恋》《怨女》《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等作品被改编成电影,进入大众的视野。其中,以2008年的《色戒》成就最高,一举拿下了第64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对于由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作品,总会陷入是否忠实于原著的无尽比较之中。窃以为,“是否忠实于原著”只能作为原著书迷们的谈资,不能上升为衡量一部改编作品是否优秀的学术标准。文本的意义是无限延伸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谓的“移植式”改编或“颠覆性”改编,只是导演和编剧对文本的某一种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结合电影本身的特点、市场的需求和观众的接受心理等,放大、消解或者增添部分文本内容,最终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总而言之,影像阐释是编剧、导演、摄像师乃至化妆师、灯光师等人联合起来对小说进行的一次集体再创造过程。就影像带给观众们的视觉感受而言,电影里人物的每一个神态乃至他的着装颜色都会赋予观众们完全异于纯文本带给他们的感受,从而形成特殊的意义集合。因此,本文无意探讨改编作品和原著的关系以及是否“忠实于原著”的问题,而是以近年来对张爱玲小说的改编为例,探讨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过程中,尤其是把类似于张爱玲这样小资而小众的作品,改编成电影这种大众艺术,从一个封闭而私密的阅读空间到万众瞩目的大屏幕,内容本身发生了什么变化。全文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对影响较大的几部改编作品,包括《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色戒》三部电影作大致介绍和梳理,并对改编后的电影作品的巨大影响作相应的分析,对相关的先行研究作一定的整理。正文第一个部分对三个阶段张爱玲的小说被改变的情况进行大致梳理,并对其阶段性的特点进行分析。第二个部分介绍张氏小说的特点。张氏小说的素材均是取自于平凡男女的故事,内容多是男欢女爱,恩怨情仇,但又处处体现出一种透彻和高级感,因此常常被冠以“小资”的标签。第三个部分对于小说和电影受众的特点进行分析。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从一个广义的概念上来讲,都属于大众艺术,受众对于两者的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对于小说和电影来说,两者的受众又各有特点,就改编的电影而言,甚至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第四个部分探讨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过程中,从具有浓重的“小资”风格的小说到走向大众甚至走进国际视野的电影,在叙事模式、风格、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等方面均作出了怎样的调整以适应电影受众的需求。此部分为论文的重点部分。第五个部分进行总结。小说和电影本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艺术形式,面对的受众群体也大不相同,改编后的电影作品是对原小说的再创造过程,只有把原文本当做起点而不是终点,不拘泥于文本,才能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秀平;论张爱玲小说的色彩运用[J];呼兰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2 闫秀平;试论张爱玲小说中的色彩运用[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任雅玲,王志海;参差对照的美学观——浅析张爱玲小说创作特点[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6期

4 郑孝萍;神秘而苍凉——谈张爱玲小说的情绪体验[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王馨;;俗与雅的完美结合——读张爱玲小说有感[J];南方论刊;2001年11期

6 吴静;张爱玲小说的反讽艺术构成[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S2期

7 孙红震;苍凉遮蔽下的温情言说——张爱玲小说情感意蕴探微[J];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邵丽坤;张爱玲小说中的叛父、审父意识[J];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梁彬;认同主题的显现与退隐——对张爱玲小说创作辉煌期的认同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张毅;;谈张爱玲小说的现代启示[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林幸谦;;反父权体制的祭奠——张爱玲小说论[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2 艾萍;;浅谈张爱玲小说中比喻的得体性[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3 乔向东;;反驳与偏离——张爱玲小说对于新文学的反抗[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4 章渡;;反高潮——张爱玲小说的叙事风格[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5 朱凌;;“母性”的现代重构与解构——论张爱玲小说中“母性”形象的叛逆[A];东方丛刊(2005年第3辑 总第五十三辑)[C];2005年

6 冯果;;“上海小资”与“小资电影”[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子雨;文学匿名、张爱玲小说的契机以及广播的文化品位[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白银电大 张青莲;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N];甘肃日报;2009年

3 史文;十月文艺版《色,,戒》搭电影车上市[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4 本报书评人 杨小洲;《阅读的故事》:他到底写了些什么?[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左怀建;浮世也悲哀[N];中国妇女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丁丁;掀起“小资”的盖头来[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孙京平;图书的“小资”味道缘何渐浓[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8 胡立彪;小资的典型标本[N];中国质量报;2007年

9 陈秀仙;“小资”夫妻家装三部曲[N];中华建筑报;2004年

10 张斌;“小资”作家解析[N];北方经济时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光敏;张爱玲小说小资风格的影像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2 王虹;更衣记—论张爱玲小说的舞台改编[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3 李庆;论张爱玲小说的否定结构[D];兰州大学;2010年

4 杜艳;张爱玲小说中“女人隐喻”的认知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黄慧慧;张爱玲小说艺术语言创造的图式化外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6 谭金兰;张爱玲小说中男性观的建构及其意义[D];湖北民族学院;2016年

7 高e

本文编号:2289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289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b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