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个人与影像关系的探索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4 18:49
【摘要】:从1840年前后,摄影技术进入中国至今,影像从一个稀奇的玩物发展到现在遍布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思维的创新融合技术的进步带来这个全新的影像时代。有的人沉浸于观看影像的享乐中,有的人潜心研究新的影像模式与高端技术,有的人专注于影片内容的创作,好似一个井然有序的影像社会分工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但是,影像所蕴含的社会存在远不止这些,当影像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一种工具时,所有人们都开始关注和思考影像。如何学习影像语言,如何运用影像来进行对话沟通,个人与影像如何共存发展都是让人们茫然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其实,个人群体并不只是影像社会的被动接受者,同时也是主动的生产创作者;他们并不是被灌输的静态受众,而是自由的影像主体力量;他们不只是在影像消费中寻求快感和意义,同样能够参与到影像的创作生产中,进行自我的表达与思考,成为影像世界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创造者和传播者。那么,身处于这个影像为主导的时代,对个人而言,个人与影像有什么密切的关系,作为个人如何在这种关系中生存,这就是本论文最想探讨和研究的。 本论文从三个角度来研究个人与影像的关系:个人观看影像,个人参与影像,个人创造影像。首先,个人观看影像,是个人与影像关系的初体验,也是最常见、最容易的体验,个人如何通过观看影像形成自身的社会存在感,在被动的接受影像信息时,也要让影像为自己所用,为自己所需,不能盲目的沉醉与观看影像体验所带来的快感和享受中,用个体思维分析自己的本体需求,用感性的影像完善自己的影像逻辑意识,才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的关键所在。其次,个人参与影像,是个人与影像关系的再次接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互动影像,以“个人体验”为切入点的互动影像的艺术,给我们代来的“被存在化”体验,虚拟世界与真实的个人体验让影像世界更加璀璨,同时这些被创造出来的互动影像产品本身还承载了创造者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影像这时只是一个媒介,其本质还是完成参与者与创造者的互动,即人与人的互动。最后,个人创造影像,是个人与影像关系的终级博弈,如何创造个人影像的文本,对影像的发展有着重在意义,所有的形式的都是一件件华丽的外衣,只有那血与肉的生命才是灵魂的所在,再耀眼的形式,最终也离不开主体内容的精彩。因此,,只有把影像的内容创作好,才能够让影像走向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From 1840 to now, photography technology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China, the image has developed from a rare toy to every corner of our life now. The innovation and fusion technology of thinking has brought this new image era. Some people immerse themselves in the enjoyment of watching images, others concentrate on studying new image models and high-end technologies, and some people concentrate on the creation of film content, as if a well-ordered social division of image exists in our lives. However, the social existence contained in the image is much more than this. When the image has become a new tool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unconsciously, all people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and think about the image. How to learn the image language, how to use the image to communicate, how to coexist and develop the individual and the image are the problems that people have to face. In fact, the individual group is not only the passive acceptor of the image society, but also the active producer, they are not the static audience who are indoctrinated, but the free image subject force. They not only seek pleasure and meaning in image consumption, but also participate in the production of images, express and think about themselves, and become indispensable participants, creators and communicators in the image world. So, in this image-dominated era, to the individual, what i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image, as an individual how to survive in this relationship, this is the most wanted to explore and study in this paper.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nd image from three angles: individual viewing image, individual participating in image, and individual creating image. First of all, the personal viewing of the image is the first experi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image. It is also the most common and easiest experience. How does the individual form his own sense of social existence by watching the image, and when he passively receives the image information, We should also let images be used for themselves and for their own needs. We should not blindly indulge in and enjoy the pleasure and enjoyment brought by the experience of watching the images. We should use individual thinking to analyze our own Noumenon needs, and use perceptual images to perfect our 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image. That's the key we need to recognize. Secondly, the personal participation in the image is the second contact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image.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has brought the interactive image. The art of the interactive image, which takes "personal experience" as the starting point, gives us the "existence" experience of our generation. The virtual world and the real personal experience make the image world even brighter, and these interactive video products themselves carry the ideology of the creator, that is, the image is just a medium. Its essence is to comple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articipants and creators, that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people. Finally, the individual creates the image, is the individual and the image relations final level game, how to create the personal image the text, ha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image development, all forms are the gorgeous cloak, Only the life of blood and flesh is the soul. Therefore, only if the content of the image is well created, can the image move towards a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90-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甲生;;略论中国网络版权立法的现状及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李斌;;第三网络社会与新“差序格局”[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张秀燕;;基于3DS MAX的网络虚拟建筑场景漫游实现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4 孟卫东;;新媒体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当代背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方志英,卢祥;发挥网络优势 开展英语听力技能训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丁忠利;高校人事工作数字化管理的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千仲明;;三毛作品及读者接受方式的大众文化特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姚敬旭;;智能化设计趋势在产品中的体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9 唐培培;;网络文学中的欲望表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10 陈嫒莉;;网络文学概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骥;;浅论新闻漫画的创作特征[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严支胜;;图像时代写生意义再认识[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3 秦国柱;;论移动数字时代广东社会管理的挑战与契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4 王永盛;;传统出版业应如何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挑战[A];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斌;;网络民主背景下电子政务建设路径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赵伶俐;;审美认知:美学与认知心理学的联姻[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刘体斌;;三网融合双向进入最优策略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海波;;IPTV应用综述[A];2007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论文集2(下)[C];2007年

9 肖云;;数字科技馆体验馆的设计与实践[A];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C];2010年

10 潘擎;;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面孔”及我的版画创作[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明达;多样性与有限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彦堂;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者教育研究(1937-1949)[D];吉林大学;2011年

9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天娇;企业使用媒体创造顾客价值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湃;色彩艺术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袁雪婧;《NBA时空》杂志报道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丰义哲;国内网球专业期刊对上海大师杯赛报道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朱兴潮;国内视频分享网站优酷网体育频道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霞;青少年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陈鹤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李静;提高电视节目文化品位的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310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310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3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