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产艺术电影生存处境及应对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26 17:05
【摘要】:电影作为一种很重要的传播媒介,它是一个承载着文化的容器。艺术电影作为电影中很重要的一类影片,长期以来,各界艺术电影的定义还不是很统一。例如,著名学者皮特.列弗对“艺术电影”的定义是:“拍摄于二战后至今,在形式和内容上体现出新的创意,针对较高文化层次的观众的影片。”斯蒂夫 尼尔认为,艺术电影是倾向于强调视觉风格,突出人物内在戏剧冲突的一类影片。艺术电影,在本文中主要是指那些以探索哲学,发掘人性,以及思考社会现实为主题,且不已商业赢利为主要目标的中小成本电影。艺术电影一般都凸显影片本身的艺术个性,反对程序化的情节和较为模式化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并追求具有独创性的电影视听语言。 从广义上说,,艺术电影的范畴包括高成本的商业型艺术电影、主流艺术电影、中低成本的独立电影、边缘题材电影等各种类型。其中,商业型艺术电影和主流艺术电影由于影片的市场化运作较为成熟,本文主要集中讨论艺术电影中中低成本的独立电影和边缘题材电影的生存状态和应对策略。 本文在参考了大量国内关于艺术电影的研究之后,提出了自己对艺术电影的理解,对艺术电影的概念和分类做了一些较为明确的定义,并通过浅析中国当代(主要为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的艺术电影作品,阐述了国产艺术电影的发展与现状。自1993年中国电影体制改革之后,国内电影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得到显著提高。90年代之后,国产电影在影片数量、质量以及影片的票房上,与之前相比都有了明显提升和发展。但在这些飞速发展的国产电影中,绝大多数是商业电影和主旋律电影,艺术电影所占的份额仍然十分狭小。 商业特性和艺术特性是电影的两大特性。而电影作为一种商品,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把电影的商业特性和艺术特性有效的结合起来。在目前商业气氛浓厚的大环境下,艺术电影想要得到生存和发展,也必须要要引入一些大众化的商业元素。然而在国内,不论从事电影理论工作的相关人员还是与电影学术界,长期以来都只关注影片的内容,而忽略了艺术电影的票房困境和相关应对策略。本文就很多国产艺术电影“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导致票房不佳的原因做了应对策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了国产文艺电影虽然在不断走向商业化,但是作为与商业大片所不同的“带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文化商品”在国际传播中该如何全面、健康的发展的问题。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905;J943
本文编号:2430968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905;J9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弘石;;关于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进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当代电影;2006年06期
2 邵牧君;艺术电影的神话应当打破[J];大众电影;2004年01期
3 高军;艺术电影存活的根本原因[J];大众电影;2005年07期
4 汪献平;;产业与类型:主旋律电影的转型策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王一川;张艺谋神话与超寓言战略——面对西方“容纳”的90年代中国话语[J];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05期
本文编号:2430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430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