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日本影视作品《西游记》改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02:16
【摘要】:“西游故事”从最初的纪实传记到明代成书,再到20世纪以来不断的影视作品改编已经跨越了一千多年的时光,在这历史的长河中,“西游故事”一直在扩展着自己的奇幻空间和哲理深度,吸取周边各种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的元素,有着多姿多彩的讲述和表现形式,从明清时代衍绎为集大成的《西游记》小说,到在东亚各国广为传播和改编,一直未停下进化的脚步。《西游记》在近现代影视媒介的助力下,其影响和改编早已超越中国范围,尤其在日本出现了数量众多的《西游记》影视改编作品,成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一个经典范例。本论文在重新梳理《西游记》的生成及在日本传播接受的基础上,对20世纪以来《西游记》在日本电影、电视剧、动画中的改编特征、接受情况做出了系统的梳理,并给予文化分析。20世纪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跨越媒介隔阂、更为开放的文本互涉理论。这一理论对理解和分析文学文本的《西游记》的跨国影视改编提供了思路,使我们可以把中日《西游记》影视作品看做超文本进行比较研究,以此为切入点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其在日本影视的改编机制与文化特征。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梳理了“西游故事”在中国一千多年以来的流转变化,指出了“西游故事”是在不同的时代文化语境下衍生出不同形式、内容、体裁的超文本,这些文本形成互涉关系,共同促使《西游记》的丰富和发展。其次,本章从日本翻译和传播“西游故事”的两条路径出发,梳理《西游记》在日本早期的接受情况。第二章着重梳理了日本1945年之前的《西游记》影视改编作品,试图阐明国家意识形态对改编机制的影响。第三章具体分析战后日本改编《西游记》动画作品,论述在后现代语境下,日本影视作品如何对《西游记》进行最具想象力的颠覆式改编。第四章对日本战后出现的《西游记》电影和电视剧改编进行文本分析,指出尤其是1978年版日本《西游记》电视剧首次做出了的较完整的改编,将中日文化进行了一次较为成熟的融合。第五章将尝试提炼出日本改编《西游记》的主要特征,包括故事内容、人物形象、文化杂糅等方面。“西游故事”经历了漫长时光的磨砺,本论文希望在梳理《西游记》生成、演变、传播到日本生根发芽的历史脉络基础上,对日本西游记的改编机制做出归纳和总结,诠释各类日本《西游记》作品的成因动机,挖掘其深层的民族文化内涵与情绪。
【图文】:

日本影视作品《西游记》改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905


本文编号:2588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588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3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