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从电影符号学分析数字立体电影的艺术特性

发布时间:2020-03-19 02:16
【摘要】:电影是一门工业化的艺术,技术要素在电影的发展变革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数字立体电影便是在高科技下电影发展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以《阿凡达》为例的3D电影在2009年引发了轰动效应,在这之后越来越多的3D电影被搬上了银幕。而与此同时,对于电影除了在传统空间内的表现手段之外,人们也在从第四维度寻找电影艺术新的表现方式,4D电影也随之出世,而且在影像立体化发展之下,伴随而来的是数字技术在立体电影中的广泛应用。在传统电影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电影理论也随着发展成熟。数字立体电影的出现从电影的形式到艺术表现力上都与传统电影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当下对于数字立体电影的理论研究却显得非常滞后,少数的研究成果也是泛泛而论,没有细致的理论分析和解读。 本文以数字立体电影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以麦茨理论为主体的电影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对其与传统电影形式相比所体现出的新的艺术特性进行细致的分析。第一章从电影第一符号学理论出发,对数字立体电影从结构主义的符号角度,对它的语言层面进行了细致的解剖,论证了数字立体电影的语言特性,对它的新语言形式进行认定;通过与自然语言文字的比较,分析数字立体电影的表达文字;在第一符号学理论的体系内,重新发现了数字立体电影的新符号,以及它如何体现在这种艺术形式中;对数字立体电影的离散型单元进行分析,得出它与传统电影形式在基本构成单元上的艺术性区别。第二章从第二电影符号学的角度,通过对“画框论”、“窗户论”和“镜像论”的总结,发现数字立体电影从再现性、表现性,以及精神认同的角度有着新的艺术体现,同时,对这些经典理论有着某种程度的颠覆。数字立体电影不再是纯粹的画框、窗户或者镜子,其立体的影像呈现和多维的表现手法使它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电影场”。由此,通过引入格式塔心理学的“场域”解读了数字立体电影的新特性。第三章,通过前文的论述,对数字立体电影的艺术特性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并对未来的前景给予预测。 运用电影符号学对数字立体电影进行分析,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在经典的电影符号学理论之下,数字立体电影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的艺术特性,另一方面,数字立体电影的出现导致了原有的符号学理论的疏漏和空白,对它的理论体系能够有新的补充。而正是在这样的一个互动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科学的得出数字立体电影独特的艺术性。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9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闵特斯堡·雨果 ,彭吉象;深度和运动[J];当代电影;1984年03期

2 岳金莲;;论数字背景下电影技术与艺术[J];电影评介;2011年18期

3 郑艳;唐济川;;试论罗兰·巴特的语言观[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10期

4 皮·保·帕索里尼,桑重 ,姜洪涛;诗的电影[J];世界电影;1984年01期



本文编号:2589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589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9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