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中国涉外战争题材电影中的“英雄叙事”及其价值观研究(2008-2018)
发布时间:2020-03-20 11:50
【摘要】:面对国家对中华文化推广的日益重视,在汉语国际教育活动中以电影为媒介进行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新世纪以来中国涉外题材的电影作为包含全球化时代特质的产物,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在其中英雄叙事常常成为这些影片主要的叙事方法。因此,本研究以近十年来(2008-2018)中国涉外战争题材影片中的英雄叙事及其所传播的价值观为研究对象,将涉外战争题材影片按其所呈现的年代分为古代英雄叙事、近现代英雄叙事、当代英雄叙事三个类型,深度解析三个类型中三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电影中的叙事策略及其所传播的价值观的内核和实质,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以期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更好地进行汉语国际教育活动有所启发。本文在前言部分首先阐明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然后进行研究综述,最后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后介绍相关的研究方法。在古代英雄叙事部分,通过对《天将雄狮》中庙堂英雄叙事背后“化敌共存”理念的虚妄和“世界主义”幻象的实质、启蒙英雄的背后精英视角与“自然人性”的鼓吹的分析,揭示影片的实际的价值观是“不知有汉”与“后97”的香港的寓言附会,确立的是“他者”的主体。在近现代英雄叙事中,通过对美国英雄背后的“人道主义”与“个人英雄”的虚饰、妓女英雄叙事中“平等”的假象与“民族主义”的去政治化表现,揭示该片是以市民阶级为主体进行现代性的幻想与历史的修正主义重构。在当代英雄叙事中,对《战狼2》特战英雄形象的个人英雄主义对集体主义的压制和“救世”英雄背后的大国沙文主义对非洲“他者化”的呈现,揭示其“弱肉强食”的逻辑与融入“主流文明”的幻想确立的是“西方”的主体。结语指出近年来涉外战争题材影片的叙事和价值观的表达皆是全球化时代的当下流行的新历史主义观念对特定历史时代的投射,展现的是以“西方”为主体的中国价值观的失落。通过对展现三个不同时代影片的缺陷和困境的揭示,对中华文化传播和汉语国际教育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95;J905
本文编号:2591739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95;J9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徐雅宁;;《金陵十三钗》:性别与种族互喻中的自我认同[J];电影文学;2014年23期
2 曹莉敏;;中文电影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电影文学;2011年15期
3 王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电影课程设置初探[J];电影评介;2010年23期
4 赵睿;;汉语国际传播中电影材料的作用[J];电影评介;2010年13期
5 蔡翔;;重述革命历史:从英雄到传奇[J];文艺争鸣;2008年10期
,本文编号:2591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591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