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浩电影创作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宁浩电影创作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国内电影市场中,青年导演数不胜数,电影新作层出不穷、风格各异。其中,导演宁浩以2006年一部中小成本诙谐喜剧《疯狂的石头》为标志,从此声名鹊起,开始了“宁式电影”之路。从花三万块钱用DV拍出的黑色讽刺剧《香火》,到一人身兼多职完成的高清制作《绿草地》,到小成本大收益、票房与口碑双收的“影坛黑马”《疯狂的石头》,再到打破个人影史票房纪录的《心花路放》,宁浩以黑色幽默为基本风格,在类型化探索之路上不断继承,不断创新,最终形成了类型各异却风格相对固定的“宁式电影”,在国内影坛独树一帜。纵观宁浩电影创作历程,可以分为初创期、繁盛期、转型期和沉淀期四个阶段。初创期以《香火》和《绿草地》为代表作,宁浩以特殊题材和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对人性作出了冷静思考,奠定了电影创作的批判性思维基调。随着《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宁浩的电影创作大门真正打开,黑色幽默成为其电影的基本风格,宁浩也因此一跃上升,踏入国内新晋导演行列。随后,延续黑色幽默氛围,宁浩先后尝试了灾难电影和公路电影类型,它们既是“宁式电影”风格的另类延伸,也进一步稳固了“宁式电影”的黑色幽默风格。从叙事方面看,宁浩三种类型电影在叙事内容与叙事手段方面各不相同。“宁式黑色喜剧”的叙事内容为表现个体生存状态的现实题材,叙事手段采用多线索和非线性叙事;“宁式灾难电影”的叙事内容为表现个人英雄主义的历史题材,叙事方式为单线索叙事;而“宁式公路电影”采用宏观叙事方式,内容锁定为公路旅途中的心灵回归。从造型方面看,“宁式电影”中人物造型的最大特点是极具颠覆与审丑意味,且核心人物通常为边缘化、平民化的社会底层小人物;画面风格方面,为配合影片的整体黑色幽默氛围,“宁式电影”的影像呈现出鲜明的碎片化与隐喻化特色,且具有后现代审美风格;声音造型方面,“宁式电影”的最大特色是拼贴杂糅的无声源音乐与地域化、方言化的台词互相融合。总之,从“宁式平民喜剧”到“宁式灾难电影”,再到“宁式公路电影”,宁浩紧紧把握时代变迁中的大众情感,在借鉴国外类型电影的基础上融入本土化创作元素,实现了不同类型基础上的电影风格统合。宁浩及“宁式电影”的创作特征对国产电影类型化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宁浩电影 喜剧电影 叙事特征 造型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0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5
- 1.1.1 研究背景12-14
- 1.1.2 研究意义14-15
- 1.2 文献综述15-19
- 1.2.1 国内关于宁浩电影创作特征方面的研究15-18
- 1.2.2 国内关于宁浩电影市场竞争策略的研究18-19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9-20
- 1.3.1 研究内容19-20
- 1.3.2 研究方法20
- 1.4.主要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20-22
- 第2章 宁浩电影创作阶段和影响综述22-33
- 2.1 宁浩电影创作的四个阶段22-27
- 2.1.1 小故事中有大寓意的初创期22-23
- 2.1.2 掀起“疯狂”之风的繁盛期23-25
- 2.1.3 张扬个人英雄主义的转型期25-26
- 2.1.4 开创西部公路电影的沉淀期26-27
- 2.2 宁浩及“宁式电影”的地位与影响27-33
- 2.2.1 我国中小成本电影的先行者27-30
- 2.2.2 我国中小成本电影的成功典范30-33
- 第3章 宁浩电影的叙事特征分析33-45
- 3.1“宁式黑色喜剧”的叙事特征33-38
- 3.1.1 表现个体生存状态的现实题材33-34
- 3.1.2 多线索与非线性叙事策略34-38
- 3.2“宁式灾难电影”的叙事特征38-41
- 3.2.1 表现个人英雄主义的历史题材38-39
- 3.2.2 单线索与节奏式叙事手段39-41
- 3.3“宁式公路电影”的叙事特征41-45
- 3.3.1 公路旅途中的心灵回归41-42
- 3.3.2 黑色幽默氛围下的宏观叙事42-45
- 第4章 宁浩电影的造型特征分析45-57
- 4.1“宁式电影”的人物造型特征45-50
- 4.1.1 鲜明的颠覆特色与审丑意识倾向45-47
- 4.1.2 边缘化与平民化的人物形象设置47-49
- 4.1.3 演员与角色例证性动作重复使用49-50
- 4.2“宁式电影”的画面造型特征50-53
- 4.2.1 碎片化与隐喻化的影像风格50-52
- 4.2.2 后现代主义的画面审美风格52-53
- 4.3“宁式电影”的声音造型特征53-57
- 4.3.1 拼贴杂糅的无声源音乐53-54
- 4.3.2 地域化与方言化的台词54-57
- 结论57-59
- 参考文献59-62
- 附录A 宁浩作品年表62-63
- 附录B 宁浩历年作品获奖记录63-64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4-65
-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媒体实践主要作品目录65-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沛;;宁浩的脚印[J];艺境(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李倩;宋魁;;宁浩电影的配乐特色[J];艺海;2011年10期
3 李宏宇;徐卓君;;宁浩:穷得不只剩下电影[J];晚报文萃(B);2006年09期
4 赵影;;《疯狂的赛车》:挺宁浩,不看都看![J];北京纪事;2009年03期
5 余楠;;宁浩:赛车比石头更疯狂[J];新世纪周刊;2009年02期
6 邓彬彬;;宁浩:庶民的独立[J];今日民航;2009年03期
7 菡涵;;宁浩 进退“贺岁”的背后[J];中华儿女;2011年01期
8 阙政;;宁浩:哥们儿我不是疯子[J];新民周刊;2012年16期
9 梁伟;;宁浩 黄金大劫案也疯狂[J];中华儿女;2012年09期
10 关雅荻;;《黄金大劫案》:宁浩进化史[J];新晋商;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婷婷;宁浩:干净的喜剧[N];经济观察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索寒雪;宁浩的广告植入史[N];中国经营报;2009年
3 记者 吴丹 实习记者 俞晓辉;宁浩:成长的代价[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4 记者 徐佳;宁浩:关于成长的故事[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5 南方周末记者 徐词;宁浩:“三流导演”“三好学生”[N];南方周末;2012年
6 本报记者 胡劲华;宁浩:我要拍好看的电影[N];财经时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徐馨;宁浩:电影就是要服务观众[N];人民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邢晓梅 李娟;宁浩太原解密“石头”[N];太原日报;2006年
9 卫昕;“宁浩模式”悄悄在蔓延[N];成都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何晓诗;宁浩:艺术与商业从来不对立[N];中国电影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琳琳;宁浩电影中的宗教意识[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2 陈昊楠;宁浩电影“黑色话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3 郑钰鹏;荒诞—宁浩电影风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宗伟;宁浩电影的黑色幽默风格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5 常晓媛;宁浩电影创作特征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6 况悦;宁浩电影的叙事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7 郭紫燕;物欲的审思:宁浩电影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刘博伟;论宁浩影视作品中悬念的运用[D];河北大学;2012年
9 管志涛;宁浩电影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王梦玉;在“疯狂”中笑着成长—宁浩电影的叙事风格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宁浩电影创作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59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