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金基德电影
发布时间:2020-04-21 01:43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经过长期对癔病的研究提出了无意识学说,并在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性本能、释梦理论、人格结构论,进而形成了精神分析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此后,精神分析学不仅在心理学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艺术创作、人文思想产生了深刻的震荡,推动了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一些重要分支,例如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几乎与精神分析学同步诞生的电影艺术,很快就受到这一浪潮的波及。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开始关注对人的无意识、非理性状态的呈现。至20世纪中后期,观影状态与梦的类比,促使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成型,进而,这种理论与符号学、文化研究、意识形态批评、女权主义等理论视角融合,在当代电影理论中产生了盛大的影响。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西学东渐”的影响,加之韩国电影审查制度的逐步放松,韩国电影文化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众多优秀韩国电影导演中,“另类、边缘”的韩国电影导演金基德无疑是最耀眼、最引人注目,但也最富争议的。非导演科班出身的他只有小学文化,不过却是一个“电影快手”。他的作品最快拍摄完成记录是三小时。虽然拍摄时间短暂,但并不影响影片的质量。精雕细琢的影像画面、极端的人物性格、匪夷所思的情节所形成的独特美学意境以及影片中透露出来的对于边缘人生存状态的人性关怀,这些种种对于历史、人生以及人性的深刻思考,都让他屡次受到世界各大影展的青睐与认可,成为当代最受世界关注的韩国导演。本文对金基德的电影艺术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索,借助对影像文本内容的分析,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重新阐释金基德影片的内容特色。通过对金基德本人早年生活经历以及其深层的创作心理动机进行挖掘、分析和研究,笔者希望能将金基德所独具特色的电影语言和有着明显个人风格化的美学特征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分析。笔者将本文结构拟定为:绪论从精神分析学的产生入手,讲述了精神分析学在西方与电影的渊源以及亚洲在电影领域中对精神分析学解读的涉猎。对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作总结后,拟用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分析金基德电影中的文本内容。第一章细致地论述了精神分析学对电影领域的影响,作者的创作动机一般与他早年的生活经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金基德童年的阴影一直伴随着他长大,甚至是融合在了他的作品里。第二章通过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和“梦”的理论解读,分别探究《悲梦》、《真相》中的无意识理论与“梦”的理论运用。第三章论述了人格结构论的基本内容,以及“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表现本我、自我、超我的属性。第四章论述了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压抑。用影片中具体的人物性格、生活经历来论证压抑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第五章论述生死本能,通过具体情节以及人物动机分析弗洛伊德的“窥视癖”、“俄狄浦斯情结”、“死亡本能”等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905
本文编号:2635209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9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肖南;;金基德电影《悲梦》的精神分析学解读[J];电影评介;2011年11期
2 唐晓莉;;等级的鸿沟:从《雏妓》到《坏家伙》——金基德电影中的妓女情结解读[J];电影评介;2008年04期
3 梁开奎;“黑色”的影像世界——金基德电影影像美学分析[J];当代电影;2004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松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视域下的希区柯克电影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梦娇;希区柯克电影悬念设置中的精神分析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郑悦然;金基德电影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4 侯芙瑶;金基德电影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郝董莉;金基德电影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杨超;金基德悲剧电影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梁丽丽;罪与美的世界[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35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635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