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改革开放后中国纪录电影创作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16:04
【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纪录电影获得全新发展,回顾四十年,中国纪录电影的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低迷期。近几年,中国纪录电影吸取之前的创作经验,探寻全新的创作模式,创作数量和票房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国产纪录电影逐渐成长为我国电影产业中的重要一员。但国产纪录电影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创作理念、内容形式、制作技术、市场运营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伴随行业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只有重视并探索解决之路,纪录电影才有望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新的一极。本文通过梳理改革开放后纪录电影创作历程,分析不同时期纪录电影在创作理念、题材内容、叙事特征等方面呈现出的创作流变和转型,探讨不同时代差异性的审美诉求。反思纪录电影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尝试给出一些应对策略与思考。本论文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是研究基础性工作,在准确把握纪录电影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我国纪录电影发展历史,确定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创作恢复期1978-1989;创作转型期1990-2005;2006-2017年为创作探索期。第二章分析分别影响我国不同时期纪录电影创作的创作理念,即主张电影宣教功能的“格里尔逊式理念”;到追求“客观与真实”的纪实主义相关理论;第三时期受多元化创作理念影响。由某种理念占主导地位到各种理念并存。第三章中提出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中国纪录电影创作题材的变化,从改革开放后追寻历史和现实中的国家大事和英雄人物,到选题聚焦于反映社会底层人生活,再到各种题材并重,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第四章分析中国纪录电影的叙事特征,对其叙事视角、叙事语言和叙事手段呈现出的显著特征进行总结。改革开放之初,纪录电影采用全知全能视角,以解说词加画面的单一叙事语言,直观表达创作思想;1990年代后,纪录电影采用旁观的外聚焦视角,使用长镜头和同期声,淡化主观表达,回归纪实本体.;2006年之后,开始采用故事化叙事策略,突破原有的叙事语言规范,使影片更具观赏性。第五章主要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分析纪录电影创作演变的原因,并联系目前创作实践,对当下纪录电影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为今后纪录电影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结语部分,概述了中国纪录电影创作演变历程,对将来纪录电影发展进行展望,纪录电影创作只有紧跟时代步伐,重视观众需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吸收借鉴,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图文】:

纪录电影,娱乐性,题材


逦周轩羽改革开放后中国纪录电影创作演变研究逦逡逑备受全国人民喜爱的偶像明星的心路历程;《一路逆风》讲述了邓紫棋如何在网络时代为万千观众喜爱的明星。此外,一些之前被忽视的题材也开始活跃起来。出现了体育题材逡逑《无与伦比的辉煌》《千锤百炼》《筑梦2008》;_美食题材《味道中国》《舌尖上的新年》;逡逑自然题材《我们诞生在中国》《天赐》《重返狼群》《地球-神奇的一天》。这些题材,都逡逑是人们关注、向往或熟悉的题材,,贴近受众需求,够吸引观众到影院观看。如自然题材,逡逑无论院线播放,还是电视播放,都能获得最广泛的关注。地球总有无尽的未知,自然题材逡逑能够满足人类对于“遥远事物”的渴望。过于由于技术水平和拍摄资金的限制,对于自然类逡逑题材是想拍而不能拍,这一时期,商业资金的投入,使纪录电影有能力拍摄这种题材。逡逑

舌尖,高清,画面


逡逑图4-1《舌尖上的中国》.截图之一逡逑采用微型摄影机,极大还原食物的色泽,将食物所散发出来的温暖感表现出来。使用逡逑的Go邋Pro放入水缸、酱缸里,全新的视角使主人取食物的画面更具吸引力。并且添补制逡逑作的过程,一道道繁复的食物制作过程,都寄托了家人的感情。逡逑图4-2《舌尖上的中国》截图之一逡逑高清摄像机可以展示更多的细节,金铁木创作的《复活的军团》采用标清制作,受清逡逑晰度和宽容度的影响,在拍摄一些夜景画面时,失去了暗部层次,使画面黑乎乎一片。2016逡逑年上映的《喜马拉雅天梯》采用4K摄影机捕捉了大量极致景象,高清使得画面色彩更加逡逑丰富和逼真,喜马拉雅山白雪皑皑,如果不采用高清设备,画面中的色彩将是一片白色,逡逑层次不分明。采用高清标准制作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9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娟;郑铭磊;;纪录电影的叙事策略与视觉传达原则[J];电影文学;2015年22期

2 林佳;;“商业化”下的纪录电影叙事探究——以《圆明园》为例[J];电影新作;2014年03期

3 赵捷;叶晶;;启程——“新纪录”之下的中国纪录电影十年探索[J];电视研究;2013年02期

4 种筱娜;;浅谈电影纪录片《仰望星空》的诗与画意[J];新西部(理论版);2013年Z1期

5 贺幸辉;;为影院而生的纪录电影——纪录电影《圆明园》全案研究[J];中国电视(纪录);2012年10期

6 桂清萍;;五味杂陈——当下中国的院线纪录片[J];中国电视(纪录);2010年07期

7 杨洪涛;;努力开创中国纪录电影的未来发展之路——“纪录电影发展研讨会”综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8 高峰;;中国纪录电影发展历程[J];中国电视(纪录);2009年12期

9 贾根龙;;论纪录电影“真实美学”的指向层次[J];电影评介;2009年18期

10 杨晓文;;后现代主义镜像——析后现代主义对新纪录电影的影响[J];电影文学;2008年1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青;;关于纪录电影的剪辑节奏[N];中国电影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权;宣传性纪录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周媛;媒介融合语境下中国纪录电影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6年

2 陈哲;中国纪录片研究的变迁[D];南昌大学;2014年

3 沈红娟;中国文献纪录片风格衍变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4 尹幸颖;中国纪录片的社会价值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王思薇;中国独立纪录片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金丽娜;主旋律纪录片的审美变迁及创作趋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文娟;2000-2005年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95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695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7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