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网络微动画的形式语言与艺术风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20:13

  本文关键词:网络微动画的形式语言与艺术风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微博是一个由新浪网推出,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类的社交网站。自2009年8月对外公测以来,截止到2014年9月,新浪微博月活跃用户数已达1.64亿。微博的兴起带来了一种微概念,人们利用短小精悍的文字抒发感情和传达信息,这种表达方式也迅速的蔓延到了其他领域,“微云”“微信”“微电影”“微店”等孕育出了“微时代”,形成了以碎片化,即时化为特征的新传播方式和文化形态,动画行业也不甘示弱,在中国社科院编撰的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2)》中,微动漫这一新型的动漫形式被确立,上海贺禧动漫公司也率先推出了微动画。由于“微动画”是为了迎合“微时代”的到来而出现的新型产物,就其自身来说便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问题。首先,从艺术风格上来说,微动画本土化落地和民族化风格环较为薄弱,缺乏原创性;其次,在表现形式上,多为Flash制作,形式单一;第三,宣传力度不够,全民参与度低。笔者认为迎合不是目的,如何从微动画的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入手,找到症结所在,把整个“微动画”体系融入到“微时代”的洪流中去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有的微动画的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进行研究,分析出了网络微动画的设计趋势,并从微动画产业泛娱乐化的角度入手,阐述了微动画在广告设计、电影与游戏这三个领域的运用与互动。本研究主要以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案列分析法为研究方法,通过对微动画的形式语言与艺术风格进行研究,去探寻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在微动画中的作用以及中西方微动画艺术风格的差异性。作为微时代下的动画人,应该把握好国内微动画的发展现状,提出当下微动画制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传统与现代动画制作的优劣,创作出符合当今艺术风格与传播方式的动画形式,为我国的动画事业的发展添上崭新的一笔。
【关键词】:微时代 微动画 艺术风格 表现形式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5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0
  • 1.1 研究的意义7-8
  • 1.2 研究的方法8
  • 1.3 研究的结果8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8-10
  • 第二章 微动画的概述10-16
  • 2.1 微动画的定义10
  • 2.2 微动画的传播方式10-12
  • 2.3 微动画的现实意义12-16
  • 2.3.1 商业利益带动微动画产业发展13-14
  • 2.3.2 微动画以娱乐化方式传递信息14
  • 2.3.3 大学生微动画创作与市场化相结合14-16
  • 第三章 微动画的形式语言16-23
  • 3.1 微动画的艺术表现形式16-17
  • 3.1.1 网络微动画的定义及起源16
  • 3.1.2 网络微动画表现形式的特征16-17
  • 3.2 微动画与动画长片之比较17-19
  • 3.3 二维微动画与三维微动画之比较19-23
  • 3.3.1 二维微动画表现形式特征19-20
  • 3.3.2 三维微动画表现形式的特征20-23
  • 第四章 微动画的艺术风格23-27
  • 4.1 微动画的艺术风格23
  • 4.2 中西方微动画艺术风格的比较23-25
  • 4.2.1 中西微动画美术设计风格比较23
  • 4.2.2 中西微动画色彩比较23-24
  • 4.2.3 中西动画形象比较24-25
  • 4.3 网络微动画民族风格元素的植入25
  • 4.4 网络微动画民族风格的创新25-27
  • 第五章 我国网络微动画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发展27-36
  • 5.1 网络微动画表现形式单一,缺乏鲜明风格27-29
  • 5.1.1 表现形式单一,多以FLASH动画为主27-28
  • 5.1.2 缺乏鲜明风格,民族化薄弱28-29
  • 5.2 网络微动画的设计趋势29-32
  • 5.2.1 表现形式多样化,H5技术成主流29-30
  • 5.2.2 艺术价值增强,民族化风格凸显30-31
  • 5.2.3 制作门槛降低,,全民动画时代到来31-32
  • 5.3 微动画与新媒体互动发展32-36
  • 5.3.1 微动画与广告设计32-33
  • 5.3.2 微动画与电影33-34
  • 5.3.3 微动画与游戏34-36
  • 第六章 结论36-37
  • 致谢37-38
  • 参考文献38-39
  • 作者简介3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蔡友;;信息碎片化时代下湖南微动漫创作的发展对策[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 杨邪;;微动[J];飞天;2003年01期

3 于毛毛;;从受众需求层次浅谈微动漫如何创新——以贺禧微动漫为例[J];视听;2014年03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建中;吴荫顺;李久青;张琳;何建平;;表面钝化膜对316L不锈钢微动磨蚀的促进作用[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邓小君;林雪燕;;不锈钢微动性能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电子元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闫建中;吴荫顺;张琳;李久青;何建平;;316L不锈钢微动磨蚀过程的碱致脆性损伤[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张云海;刘延平;吴旌;杨光;;微动摆能源补充技术在海洋监测平台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邓莎莎;张玉梅;谭添才;沈火明;;GCr15/PMMA扭动微动力学行为分析[A];四川省力学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孙浩;蒋春松;沈火明;;玻璃/GCr15转动微动时磨损行为的研究[A];四川省力学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启跃;周仲荣;徐桂珍;刘家俊;;微动滑移区域内不同润滑方式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朱一林;康国政;丁俊;朱e

本文编号:272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72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b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