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空间、性别、权力-家庭伦理剧中“家”的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9 08:19
   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文本分析的方法,从空间、性别、权力三个方面对家庭伦理剧中“家”的建构进行分析。首先,从功能、风格、区隔三个方面探讨了家庭伦理剧中作为空间的“家”的建构特征,提出了家屋承担着冲突内在驱动力的戏剧场和引发受众情感认同的还原场的功能;强化和变动的家屋风格建构是对人物的注解;家屋内的核心区隔,厨房、客厅、卧室,分别扮演着冲突引发场、暴露场和缓冲场的角色。其次,家庭伦理剧中女性与女性冲突、男性与男性冲突、男性与女性冲突,三种不同的性别组合冲突均呈现出冲突人物三角结构,冲突主体之外的“第三者”往往扮演着破坏型角色、恢复型角色和帮助型角色。最后,父权制是家庭的核心权力结构体系,家庭伦理剧延续了父权文化,本研究从父权制包含的夫妻关系中的夫权与父(母)子(女)关系中的父权出发,得出家庭伦理剧呈现出回归夫权与脱离父权的权力建构特征。
【学位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905
【部分图文】:

家庭伦理,情节发展,家庭成员,情感


上夜班的大雨因为厨房剁王八的声令兄妹俩吵了起来,张大民哄被气哭的使冲突构成的双方呈现一种碰撞、斗争屋是连着的,菜板距离她只有两步远,狭干扰。张大雨一直对李云芳心有不满,,张大民为此还和她争吵,更是加剧了动力。张家这个逼仄的家屋,其中无形演绎展开,“情节的设置和结构的安排以是冲突发生发展的动力。剧中直至全家的家屋即将失去其作为张家冲突动力依生活》中的家屋是电视剧冲突发生发展节始终围绕(如图 2.1)展开,人物的展、演变。家屋既控制着故事情节的干枝人民的生活艰辛,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楼房


众认同曾提出:“我们必须制作出一个更实体、更直观的世界,以和功能意义的世界。”①他们强调物质的物理属性,而非赋予说派追求的绝对中立的空间不可能出现于家庭伦理剧中,然不具备像戏剧场一样建构冲突的“力”,但却可通过在审,提供给受众生动直观的视觉印象,缝合家庭伦理剧与受众的一个重要概念。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儿童将镜中的都塞认为意识形态为个体在社会中提供一个主体位置,并等人引入电影研究,贾磊磊认为,观众对电影的认同过程理过程。“这里的自居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个通过他物进己的身份的过程。一个认识到自己同影片中某个角色或情境剧这种以表现日常家庭生活为核心的题材剧,具有较强的景观-家屋的审美再现,展现现实社会普通大众的生活环境贴近性与相似性,建立起与受众的联系。

造型,戏剧艺术,毛豆,情势


伦理剧家屋环境造型解人物。毛豆豆家时,正是对曹心梅守旧凸显彼此之间的冲突。戏剧艺术要求集中,高度集中”,动作是家造的辅助手段,从而创图 2.3)过程特征。定的境遇设定和情势营态变化的关系中逐渐形的,每一次变动都在的家屋环境造型在与图 2. 3 人物凸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溪溪;;浅析家庭伦理剧发展的新趋势——以《都挺好》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9年11期

2 王希;;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审美价值[J];中国电视;2019年08期

3 曾慧卿;;浅析家庭伦理剧的类型承袭与创新——以《都挺好》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9年15期

4 鞠斐;王诚;;家庭伦理剧《都挺好》:新时代荧屏女性形象塑造[J];电影评介;2019年08期

5 周莉;;中韩家庭伦理剧中女性主义的隐匿[J];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19期

6 陈琰娇;;制造“贺涵”——新家庭伦理剧中的“男神综合征”[J];文艺争鸣;2018年03期

7 李泽华;;当代家庭伦理剧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8年07期

8 杨慧;;浅析《渴望》以来我国家庭伦理剧的婆媳形象变迁[J];中国电视;2018年07期

9 程杰;;“温情”暖人心——浅析韩国家庭伦理剧的文化内涵和叙事方式[J];文教资料;2006年10期

10 翁燕;;韩国家庭伦理剧中家庭叙事的镜像表达与文化传统的意义隐含[J];文教资料;2006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吕乐平;;20世纪90年代前后家庭伦理剧文本的差异分析[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2 孙宜君;马晶晶;王植;;近十年中国家庭伦理剧发展历程勾勒(提纲)[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曹钢;;荧屏语言要干净[A];中国演员:2014年第3期(总第39期)[C];2014年

4 贺艳;;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庭伦理剧中的现代性与男权话语浅析(摘要)——以性别建构为分析视角[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5 朱效梅;;从家庭伦理剧看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嬗变[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林少雄;;“媳妇”的美好时代——近年来中国电视剧的新突破[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苏洋;张蕾;;郑正秋: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开拓者[A];影博·影响(2016年第01期 2016年合订本上 总第97期)[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刊特约撰稿 麦青;青春谍战剧 今年特别火[N];海南日报;2016年

2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所 汪霏霏;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嬗变及价值观变迁[N];中国妇女报;2017年

3 《艺术广角》副编审 全国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研班学员 牛寒婷;家庭伦理剧源于现实,更要高于现实[N];中国艺术报;2013年

4 黄蒙水;家庭伦理剧的厚度与张力[N];中国文化报;2012年

5 刘茜;家庭伦理剧如何提升观众审美情趣?[N];中国文化报;2013年

6 杜莹杰 王秋芸;新播家庭伦理剧:和谐叙事温暖新春荧屏[N];中国文化报;2013年

7 邹韶军 任和;家庭伦理剧新探索[N];文艺报;2012年

8 丁亚平;家庭伦理剧的道德建设新趋向[N];人民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马璐;中式家庭伦理剧 风正盛[N];吉林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杨宁舒;家庭伦理剧引领收视热潮[N];黑龙江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侯盼;中国家庭伦理剧矛盾冲突类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周红丰;“我的电视,我的家”:女性个体化进程中的电视经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笛;符号学视域下家庭伦理剧的时空观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9年

2 马潇;空间、性别、权力-家庭伦理剧中“家”的建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3 朱瑞;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家庭伦理剧的父亲形象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7年

4 徐晓红;兰州大学中亚留学生通过影视剧构建的中国形象调查[D];兰州大学;2019年

5 宋羽倩;《虫子》导演阐述报告[D];西北大学;2018年

6 王钰;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家庭伦理剧女性形象研究[D];海南大学;2018年

7 王笛;当代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女性形象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8年

8 戴雨悠;新时期家庭伦理剧中婆媳形象建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9 安斌斌;近年国产育儿剧的教养主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

10 张瀛兮;从家庭伦理剧看当代青年的婚恋伦理观嬗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08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808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2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