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影像纪录片创作研究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95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六、理论基础
(一) 儿童本位论
(二) 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二章 儿童影像纪录片概述
一、儿童影像纪录片的发展脉络梳理
(一) 宣教时期
(二) 纪实时期
(三) 多元融合时期
二、儿童影像纪录片的创作现状
(一) 展现原生态儿童生活
(二) 关注弱势儿童群体
三、儿童影像纪录片的创作特点 儿童心理的分析与把握
(一) 儿童的情绪表达与情感调控
(二) 儿童的社会交往与社会行为
(三) 儿童本位思想与儿童自尊
第三章 儿童影像纪录片的前期创作准备与构思
一、探寻儿童生活
二、贴近儿童视角
三、讲述儿童自身故事
第四章 儿童影像纪录片的中期拍摄
一、拍摄构图
(一) 中近景与特写的运用
(二) 平摄角度的运用
(三) 儿童与环境的位置关系
二、色彩与光影
(一) 通过色彩塑造儿童感官世界
(二) 通过光影塑造儿童内心世界
三、儿童影像纪录片录音注意事项
第五章 儿童影像纪录片的后期创作
一、主题再提炼:把儿童当儿童看待
二、叙事结构:多线叙事手法的运用
三、叙事蒙太奇:隐藏剪辑意图
四、字幕:儿童生活细节的补充
五、配乐:渲染多彩的儿童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乐园》创作回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颂云;;留守儿童题材纪录片的价值呈现[J];新闻世界;2015年08期
2 田颂云;;留守儿童题材纪录片的传播策略[J];青年记者;2015年17期
3 王含悦;;中国儿童类纪录片的叙事与声画表达——以《小人国》和《请为我投票》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5年11期
4 鲍繁;;论语言细节和动作细节在纪录片《幼儿园》中的运用[J];宿州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5 曲丹丹;;浅谈纪录片《村小的孩子》的镜头语言[J];当代电视;2015年02期
6 许媛;;儿童纪录片表达方式探究——以纪录片《幼儿园》和《生于妓院》为例[J];电影评介;2014年18期
7 张慧娟;;儿童电视节目的社会教育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8 何秋红;朴美卉;;“儿童本位理念”在我国儿童电视节目中的缺失与确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9 牛光夏;王雅妮;;纪录片中的儿童形象[J];中国电视(纪录);2013年10期
10 何佳倪;;艺术光晕中的电影——对纪录片《幼儿园》的叙事美学分析[J];青春岁月;2013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然;微纪录片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艳娜;历史人文类微纪录片的艺术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窦钰萱;张以庆纪录片《幼儿园》文本解读[D];兰州大学;2015年
3 于东波;“小人国”里的大思维[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春朋;消费文化时代下人文纪录片创作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5 曾海冰;中国儿童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与手法的嬗变[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杨君火;别样的世界一对儿童电视纪录片的几点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7 赵遵青;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翟菁;“沉默的对话”: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与批评关系探析[D];安徽大学;2014年
9 郭静;西方纪实理念对中国纪录片创作影响之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10 郝君;新媒体环境对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32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832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