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儿童影像纪录片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2 07:09
   自1958年中央电视台前身——北京电视台周播专栏《少年儿童节目》正式开播以来,中国儿童影像纪录片已经走过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儿童影像纪录片经历了宣教时期,纪实时期,再到以儿童本位为核心的多元融合时期的转变,期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编导和制作人员。儿童影像纪录片作为纪录片大军中的一员,近年来颇受电影和电视工作者的青睐,成为新时期纪录片产业发展中一个十分亮眼的增长点,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潜质。本研究主要围绕儿童影像纪录片的创作展开,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辅之以儿童本位论和儿童发展心理学为指导,在对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涌现的一大批优秀儿童影像纪录片进行了剖析和解读,同时结合笔者毕业作品的创作经验,从前、中、后三个阶段对儿童影像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和创作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文首先从发展脉络和创作现状两个方面对儿童影像纪录片的整体发展进行了详细梳理,在对儿童本位论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儿童影像纪录片的创作特点——儿童心理的分析与把握。然后从前期创作准备与构思、中期拍摄和后期创作三个方面总结了儿童影像纪录片的创作要点并结合优秀影片和笔者毕业作品进行了分析。在前期创作准备与构思阶段要注重探寻儿童生活、贴近儿童视角、讲述儿童自身故事,在中期拍摄阶段要注意中近景与特写的运用和平摄角度的运用,时刻关注儿童与环境的位置关系,通过光影变化塑造儿童的感官世界与内心世界,在后期创作阶段要注重主题的再提炼,把儿童当儿童看待。论文通过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对儿童影像纪录片的创作过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以期对儿童影像纪录片的创作与未来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95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六、理论基础
        (一) 儿童本位论
        (二) 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二章 儿童影像纪录片概述
    一、儿童影像纪录片的发展脉络梳理
        (一) 宣教时期
        (二) 纪实时期
        (三) 多元融合时期
    二、儿童影像纪录片的创作现状
        (一) 展现原生态儿童生活
        (二) 关注弱势儿童群体
    三、儿童影像纪录片的创作特点  儿童心理的分析与把握
        (一) 儿童的情绪表达与情感调控
        (二) 儿童的社会交往与社会行为
        (三) 儿童本位思想与儿童自尊
第三章 儿童影像纪录片的前期创作准备与构思
    一、探寻儿童生活
    二、贴近儿童视角
    三、讲述儿童自身故事
第四章 儿童影像纪录片的中期拍摄
    一、拍摄构图
        (一) 中近景与特写的运用
        (二) 平摄角度的运用
        (三) 儿童与环境的位置关系
    二、色彩与光影
        (一) 通过色彩塑造儿童感官世界
        (二) 通过光影塑造儿童内心世界
    三、儿童影像纪录片录音注意事项
第五章 儿童影像纪录片的后期创作
    一、主题再提炼:把儿童当儿童看待
    二、叙事结构:多线叙事手法的运用
    三、叙事蒙太奇:隐藏剪辑意图
    四、字幕:儿童生活细节的补充
    五、配乐:渲染多彩的儿童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乐园》创作回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颂云;;留守儿童题材纪录片的价值呈现[J];新闻世界;2015年08期

2 田颂云;;留守儿童题材纪录片的传播策略[J];青年记者;2015年17期

3 王含悦;;中国儿童类纪录片的叙事与声画表达——以《小人国》和《请为我投票》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5年11期

4 鲍繁;;论语言细节和动作细节在纪录片《幼儿园》中的运用[J];宿州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5 曲丹丹;;浅谈纪录片《村小的孩子》的镜头语言[J];当代电视;2015年02期

6 许媛;;儿童纪录片表达方式探究——以纪录片《幼儿园》和《生于妓院》为例[J];电影评介;2014年18期

7 张慧娟;;儿童电视节目的社会教育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8 何秋红;朴美卉;;“儿童本位理念”在我国儿童电视节目中的缺失与确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9 牛光夏;王雅妮;;纪录片中的儿童形象[J];中国电视(纪录);2013年10期

10 何佳倪;;艺术光晕中的电影——对纪录片《幼儿园》的叙事美学分析[J];青春岁月;2013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然;微纪录片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艳娜;历史人文类微纪录片的艺术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窦钰萱;张以庆纪录片《幼儿园》文本解读[D];兰州大学;2015年

3 于东波;“小人国”里的大思维[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春朋;消费文化时代下人文纪录片创作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5 曾海冰;中国儿童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与手法的嬗变[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杨君火;别样的世界一对儿童电视纪录片的几点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7 赵遵青;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翟菁;“沉默的对话”: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与批评关系探析[D];安徽大学;2014年

9 郭静;西方纪实理念对中国纪录片创作影响之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10 郝君;新媒体环境对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32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832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4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