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电影价值选择的变迁与应然取向研究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905;G80-0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文化承载时代与民族精神
1.1.2 视觉文化时代电影市场勃兴
1.1.3 中国体育电影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现状
2.1 国内学界的体育电影研究历程
2.1.1 新中国初期
2.1.2 改革开放初期
2.1.3 北京奥运周期
2.1.4 后北京奥运时代
2.2 中国体育电影变迁研究
2.2.1 发展历史变迁
2.2.2 文化功能及体育观发展变迁
2.3 体育电影价值功能领域研究
2.3.1 精神价值层面
2.3.2 社会功能层面
2.3.3 美学及艺术价值层面
2.4 研究评述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影像分析法
3.2.3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体育电影
4.1.1 体育电影释义
4.1.2 体育电影研究范围
4.1.3 体育电影价值选择的内涵与特征
4.2 中国体育电影价值选择的变迁
4.2.1 划分依据
4.2.2 解放前中国(1920-1949)主流价值选择
4.2.3 新中国初期(1949-1966)主流价值选择变迁
4.2.4 改革开放初期(1977-2001)主流价值选择变迁
4.2.5 北京奥运周期(2001-2009)主流价值选择变迁
4.2.6 后奥运时代(2009-2017)主流价值选择变迁
4.3 中国体育电影价值选择的应然取向
4.3.1 优秀体育电影价值中国化
4.3.2 应生动反映国家精神
4.3.3 应立足现实生活与世俗情感
4.3.4 应体现社会思考与关怀
4.3.5 应关注人文纪录价值
4.3.6 应关注娱乐价值
4.4 回归中国体育电影的现实意义
4.4.1 体育意义
4.4.2 社会意义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梅玉;李志刚;;东亚体育电影的历史沿革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3年01期
2 朱勇;罗爱新;;体育文化视野下的影像纪录——改革开放30年中国体育电影变迁[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年04期
3 李亦波;;当下我国体育电影的困境与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年01期
4 周传艺;;中国梦的影像建构——以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体育电影为例[J];当代电影;2018年01期
5 王帅;;论新世纪以来的台湾体育电影[J];电影评介;2018年02期
6 刘思桐;;浅议体育电影中阐释的美学意义[J];戏剧之家;2018年10期
7 李川;;日本体育电影文化认同性分析[J];当代电影;2018年03期
8 李睿珂;;论体育电影在动作与人文方向的类型碰撞[J];电影评介;2017年01期
9 张茂泉;;“体育+”理念下中国体育电影的梳理与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07期
10 何汛;;新时期中国体育电影中体育精神的嬗变[J];当代文坛;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徐明明;;体育电影类型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冯伟;;民国体育电影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3 刘佳;;“斜目而视”体育电影,透过幻象看现实中的黑洞——以《梦幻之地》为例[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三)[C];2015年
4 杨赫;杜友君;;传播学视域下体育电影与国家形象塑造[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15年
5 王庆福;;论中国体育电影的国家形象修辞[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6 王静;;奥林匹克文化在体育电影中的传播[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15年
7 姜贺;;体育电影——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薄弱环节[A];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薛熠;;中国体育电影的历史、现状及问题分析[A];《西部体育研究》2010年第3期(总第119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总监助理 张斌;体育与信任[N];经济观察报;2015年
2 贺遐;呼唤更多国产体育电影[N];中国体育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李元浩;光影诠释的体育力量[N];工人日报;2017年
4 李婷 本报记者 杨琳;《摔跤吧!爸爸》火了[N];四川日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丁佳文;国产体育电影为什么很难叫好叫座[N];天津日报;2017年
6 潘恩;中国体育电影仍需负笈前行[N];中国体育报;2017年
7 刘昕彤;体育电影何去何从[N];中国体育报;2017年
8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 杨洪涛;体育大国为何难见体育电影[N];光明日报;2016年
9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国产体育电影出路在哪里?[N];深圳特区报;2016年
10 编剧 北京市政协委员 王浙滨 导演 王放放;体育电影不可忽视文化传承[N];中国体育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倪沫;中国体育电影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沐;奥斯卡体育电影的意义生成机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年
2 冯俊意;中国体育电影价值选择的变迁与应然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3 吴旖旎;类型和民族叙事语境下的韩国体育电影[D];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18年
4 金双燕;国外体育电影中女性主义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7年
5 陶思静;20世纪中国大陆体育电影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6 廖志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电影中运动员形象塑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7 张健;中美体育电影价值内涵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丽娜;建构与呈现——新中国体育电影文化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思月;我国体育影视价值取向的解读[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李磊;体育电影对体育本质的表达及其社会功能的靶点[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33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833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