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符号学视角下的贾樟柯电影研究
【学位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90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对贾樟柯个人经历和创作历程的研究
(二) 贾樟柯电影叙事特征研究
(三) 贾樟柯电影美学特征研究
(四) 贾樟柯电影符号学理论研究
(五) 贾樟柯电影女性主义理论研究
(六) 贾樟柯与其他电影导演的对比性研究
三、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一) 创新之处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电影符号学理论简述
一、电影符号学理论的来源
二、电影符号学的发展与传播
三、本论文所借用的电影符号学理论
注释
第二章 贾樟柯与贾樟柯电影解读
一、贾樟柯电影创作的影响因素
(一) 改革开放带来的冲击与影响
(二)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思潮与理论的影响
二、贾樟柯电影创作历程解读
(一) 探索阶段(1994年—1998年)
(二) 成长阶段(1998年—2004年)
(三) 多元蜕变阶段(2004年至今)
注释
第三章 贾樟柯电影中的视觉符号
一、贾樟柯电影中的人物影像符号
(一) 边缘人物的形象类别刻画
(二) 底层人物的生存现状解读
二、贾樟柯电影中的实物影像符号
(一) 电影空间的符号呈现
(二) 电影道具符号的呈现
三、贾樟柯电影中的非现实影像符号
(一) 动画与电子媒介元素的影像符号呈现
(二) 超现实主义的影像符号呈现
注释
第四章 贾樟柯电影中的听觉符号
一、贾樟柯电影中的音乐符号
(一) 流行音乐的符号解读
(二) 晋剧的符号解读
二、贾樟柯电影中的音响符号
(一) 环境音响符号解读
(二) 媒介音响与写意音效的符号解读
三、贾樟柯电影中的人声符号
(一) 方言对白符号解读
(二) 人声采访符号解读
注释
第五章 贾樟柯电影符号的价值意义
一、贾樟柯电影符号的民族价值
(一) 中国传统美学意象
(二) 中国时代变迁的表征
二、贾樟柯电影符号的品牌价值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贾樟柯电影作品列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斯祺;;电影中的流行音乐潮流——以贾樟柯电影中的流行音乐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05期
2 刘春;;《江湖儿女》:“符号现实主义”与贾樟柯电影的“现实感”[J];电影新作;2018年05期
3 付冲冲;;贾樟柯电影中的“故乡”元素研究[J];美与时代(下);2018年07期
4 马瑶;;由集体面对到个人面对——论贾樟柯电影中的“矿工”形象[J];电视指南;2016年12期
5 丁进;;从《小山回家》到《山河故人》,从现实寓言到未来预言——贾樟柯电影作品主题内涵分析[J];文教资料;2016年35期
6 任晓楠;;贾樟柯电影中的时间与空间建构[J];电视指南;2017年15期
7 梁雯;;贾樟柯电影纪实风格艺术形态的体现[J];名作欣赏;2017年08期
8 赵东慧;郭慧云;;贾樟柯电影的空间美学[J];电影文学;2017年15期
9 胡百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评贾樟柯电影《山河故人》[J];美与时代(下);2017年08期
10 郎静;;全球景观与被围困的人——贾樟柯电影“世界”的裂变[J];北京社会科学;2017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利;时代良知的影像表达[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宗胜;电影符号学视角下的贾樟柯电影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2 颜文;论贾樟柯电影的象征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3 鲍亚丹;贾樟柯电影中城市的视听符号研究[D];河北大学;2018年
4 张臻年;贾樟柯电影的底层叙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
5 胡鑫鑫;流动性视角下贾樟柯电影的身份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6 孙玉冰;贾樟柯电影与山西民俗文化[D];温州大学;2018年
7 张文天;贾樟柯电影的魅力[D];云南艺术学院;2018年
8 王彤;贾樟柯电影中的间离手法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9 韩洋;贾樟柯电影空间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10 王甜;贾樟柯电影艺术风格的坚守与转变[D];扬州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41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841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