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电影符号学视角下的贾樟柯电影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4 23:46
   作为中国大陆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贾樟柯以其纪实的影像风格赢得了国内外影坛的广泛关注。他的电影以时代变迁为背景展现时代浪潮下小人物的个体命运和社会位置,他的电影从纪实拍摄到故事元素的融入,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接受与认可。贾樟柯的影片往往借助边缘人物的社会境遇体现出人类所有生活的孤独、迷茫、焦灼等方面。在众多的研究著作和研究者当中,针对贾樟柯电影研究的文章大多集中在其纪实美学的风格研究、电影中边缘小人物的形象研究、电影中的叙事风格研究及电影本身的主题研究等方面。综合来看,研究的资料还立足于传统电影研究的层面。但是随着贾樟柯在国际国内上影响力的提高,学术界对于他的研究逐渐出现了新的研究范畴,比如贾樟柯电影中的现实主义风格研究、贾樟柯电影中的乡愁情节研究、贾樟柯电影视听特点研究等。但是对于贾樟柯电影中符号的解读和研究,仍然缺乏较少的研究资料。因此,本文作者将电影符号学的相关理论融入到贾樟柯电影的研究过程,力图开启一个对贾樟柯电影研究的新角度。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介绍电影符号学的理论的来源,其中对电影符号学的发展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第三章对贾樟柯导演的成长历程和创作阶段的特点进行了重点分析;第四章主要研究贾樟柯电影中的影像符号,以其中的人物影像符号、实物影像符号、非现实影像符号为脉络进行分析,着重分析贾樟柯导演作品中非现实影像符号的创作走向及隐喻意义;第五章主要研究贾樟柯电影中的听觉符号,以其中的音乐符号、音响符号、人声符号为分析点进行研究,以音响符号的媒介独特性和方言本身所具有的真实感着重分析其电影中的符号化体现;第六章主要介绍了贾樟柯电影符号的价值意义,立足于贾樟柯导演本身所形成的个人品牌和价值,展开对贾樟柯导演个人国际影响力的传播分析。本论文以电影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对贾樟柯的电影进行解读,研究其电影中符号的独特性和所形成的符号价值。
【学位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90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对贾樟柯个人经历和创作历程的研究
        (二) 贾樟柯电影叙事特征研究
        (三) 贾樟柯电影美学特征研究
        (四) 贾樟柯电影符号学理论研究
        (五) 贾樟柯电影女性主义理论研究
        (六) 贾樟柯与其他电影导演的对比性研究
    三、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一) 创新之处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电影符号学理论简述
    一、电影符号学理论的来源
    二、电影符号学的发展与传播
    三、本论文所借用的电影符号学理论
    注释
第二章 贾樟柯与贾樟柯电影解读
    一、贾樟柯电影创作的影响因素
        (一) 改革开放带来的冲击与影响
        (二)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思潮与理论的影响
    二、贾樟柯电影创作历程解读
        (一) 探索阶段(1994年—1998年)
        (二) 成长阶段(1998年—2004年)
        (三) 多元蜕变阶段(2004年至今)
    注释
第三章 贾樟柯电影中的视觉符号
    一、贾樟柯电影中的人物影像符号
        (一) 边缘人物的形象类别刻画
        (二) 底层人物的生存现状解读
    二、贾樟柯电影中的实物影像符号
        (一) 电影空间的符号呈现
        (二) 电影道具符号的呈现
    三、贾樟柯电影中的非现实影像符号
        (一) 动画与电子媒介元素的影像符号呈现
        (二) 超现实主义的影像符号呈现
    注释
第四章 贾樟柯电影中的听觉符号
    一、贾樟柯电影中的音乐符号
        (一) 流行音乐的符号解读
        (二) 晋剧的符号解读
    二、贾樟柯电影中的音响符号
        (一) 环境音响符号解读
        (二) 媒介音响与写意音效的符号解读
    三、贾樟柯电影中的人声符号
        (一) 方言对白符号解读
        (二) 人声采访符号解读
    注释
第五章 贾樟柯电影符号的价值意义
    一、贾樟柯电影符号的民族价值
        (一) 中国传统美学意象
        (二) 中国时代变迁的表征
    二、贾樟柯电影符号的品牌价值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贾樟柯电影作品列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斯祺;;电影中的流行音乐潮流——以贾樟柯电影中的流行音乐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05期

2 刘春;;《江湖儿女》:“符号现实主义”与贾樟柯电影的“现实感”[J];电影新作;2018年05期

3 付冲冲;;贾樟柯电影中的“故乡”元素研究[J];美与时代(下);2018年07期

4 马瑶;;由集体面对到个人面对——论贾樟柯电影中的“矿工”形象[J];电视指南;2016年12期

5 丁进;;从《小山回家》到《山河故人》,从现实寓言到未来预言——贾樟柯电影作品主题内涵分析[J];文教资料;2016年35期

6 任晓楠;;贾樟柯电影中的时间与空间建构[J];电视指南;2017年15期

7 梁雯;;贾樟柯电影纪实风格艺术形态的体现[J];名作欣赏;2017年08期

8 赵东慧;郭慧云;;贾樟柯电影的空间美学[J];电影文学;2017年15期

9 胡百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评贾樟柯电影《山河故人》[J];美与时代(下);2017年08期

10 郎静;;全球景观与被围困的人——贾樟柯电影“世界”的裂变[J];北京社会科学;2017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利;时代良知的影像表达[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宗胜;电影符号学视角下的贾樟柯电影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2 颜文;论贾樟柯电影的象征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3 鲍亚丹;贾樟柯电影中城市的视听符号研究[D];河北大学;2018年

4 张臻年;贾樟柯电影的底层叙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

5 胡鑫鑫;流动性视角下贾樟柯电影的身份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6 孙玉冰;贾樟柯电影与山西民俗文化[D];温州大学;2018年

7 张文天;贾樟柯电影的魅力[D];云南艺术学院;2018年

8 王彤;贾樟柯电影中的间离手法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9 韩洋;贾樟柯电影空间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10 王甜;贾樟柯电影艺术风格的坚守与转变[D];扬州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41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841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3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