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独舞与共谋:中国主旋律电影的“记忆”书写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5 02:31
   电影因为其独特的视听语言,在呈现和塑造“记忆”方面具有文字无法比拟的表现力,所以电影既能呈现和还原国家与民族的“集体记忆”,同时也能塑造和建构社会公众的“个体记忆”。但是就如托马斯·沙兹说的“电影的主要魅力和社会文化功能基本上都是属于意识形态的。”主旋律电影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电影类型,承担着塑造和传播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和民族形象的政治社会的功能,在中国的整个电影格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政治要求和现实需要,主旋律电影要突出呈现和塑造“集体记忆”,因此此时处于集体记忆的“独舞时期”,个体记忆在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中处于弱势地位。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在大众文化浪潮兴盛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差异化的个体记忆对既有的同质化的集体记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刻板说教式的主旋律电影已经难以满足当下电影市场和社会公众的需求,所以作为“记忆”书写的主体,主旋律电影逐渐成为了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互相构建的共谋体。本文在对我国主旋律电影发展的现实环境思考的基础上,运用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和集体记忆的相关理论,结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代表性的主旋律电影,从“历史记忆”、“创伤记忆”、“人物记忆”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主旋律电影的“记忆”书写,并对中国主旋律电影对于“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的影像书写进行反思。本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选题提出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设计等进行简要的概述,同时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二个部分从媒介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环境三个方面简述了中国主旋律电影生产环境的转变。第三个部分作为本文的主体部分,从“历史记忆”的特写、“创伤记忆”的改写、“人物记忆”的重写三个方面来分析探究中国主旋律电影“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的影像书写转变。第四部分对本文进行了小结,分析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对主旋律电影“记忆”书写的未来发展提出可能的路径。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905
【部分图文】:

毛泽东


硕士学位论文??V4?3f|/?MASTER'S?THESIS??达到三百余万人,除此之外,部队还动用了大批的飞机、坦克、舰艇、火炮等大型??的军事装备予以拍摄支持。在这三部被定义为“文献性史诗性故事片”的主旋律电??影中文献性是其第一属性,这种文献性主要是把以电影艺术与技术手段所展现的真??实历史感和电影的史学价值相结合与统一,强势地呈现和塑造社会对三大战役的集??体“历史记忆”。??

叶挺,汪精卫,李子,观众


^颂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强观众的代入感、带动观众的感情参与,观众在观看电影的同时,还可以身般的感受这一段虽广为人知却被现代人所忽视的重大历史事件,以此重塑集长征的“历史记忆”。而且电影使用具有情感体验的“个体记忆”展开叙述,以减弱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主旋律电影日益僵化的宣教功能,更容易提的认同感和信服感,这也有利于重塑长征的“集体记忆”并提高长征精神对国社会的价值和影响。??

血证,海报,南京,日军


图2.3:《屠城血证》宣传海报??19%年上映的《南京1937》与《屠城血证》相似,其主要目的依然在相、构建民族的“集体记忆”,电影以中国医生成贤和其日本妻子理时期的特殊家庭组合为叙事线索,再现了日军如何对南京全城进行惨杀以及日军如何冲进安全区并在安全区内大肆奸淫妇女,以此突出国文:《从集体记忆角度考察国产南京大屠杀影片》,载《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6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念;;革命历史剧:集体记忆的影像建构[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彭涛;;中国电影史链条上的主旋律电影及其未来走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黄望莉;陈清洋;;从“主旋律”到“主流”——中国电影主流价值观的推进及其国家形象的建构[J];当代电影;2012年12期

4 程波;;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与国家形象的积极建构——论近年中国电影市场化趋势中的主旋律电影[J];当代电影;2012年12期

5 朱冬梅;;主旋律电影《任长霞》叙事策略的“变脸”[J];电影文学;2012年14期

6 陈林侠;;跨文化背景下“南京大屠杀”的三种叙事及国家形象建构[J];艺术百家;2012年04期

7 付筱茵;;新中国四代影人的文化情结与“文革”表述[J];当代电影;2012年04期

8 王素芳;;论主旋律电影生产机制的流变[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戴锦华;;历史、记忆与再现的政治[J];艺术广角;2012年02期

10 彭涛;;主旋律电影再塑集体记忆的方式[J];江汉论坛;2011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涂帆露;当代中国主旋律电影创作观念与传播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7年

2 谭琴;自我建构与影像悖逆[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3 孙乐乐;新千年产业化进程中的主旋律电影的生存状况及发展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4 杨夕文;“后记忆”视域下南京大屠杀电影的创伤叙事[D];西南大学;2016年

5 周晓筱;走向“主流电影”的“主旋律电影”[D];南京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41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841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1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