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电视纪录片《航拍中国》的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8 09:51
   近年来,电视纪录片行业越来越受到普通大众的欢迎,走进了寻常百姓家,随着国家的关注与支持,我国纪录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如《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我们诞生在中国》《辉煌中国》等。随着新兴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纪录片的新宠儿——航拍纪录片也逐渐走进了公众视野,并以其独特的拍摄视角广受创作者喜爱。2017年1月28日,电视纪录片《航拍中国》于央视九套震撼播出,第一季收获“零差评”,在国内引起轰动。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运用叙事学相关理论对《航拍中国》的叙事主题、叙事手法、叙事语言等方面内容展开分析,由此研究其叙事特点,提炼出影片的叙事价值。首先,在叙事内容方面,影片不仅呈现了真实变幻的自然景观,精致的人文建筑,还呈现出了人与自然的时代演绎,包括难以割舍的家园情怀,根植记忆的传统民俗,立足发展的环保意识三个方面内容,进一步探索其具备“人文性”的叙事主题。其次,叙事手法方面,《航拍中国》全方位运用了综合的叙事模式来搭建影片框架,采取了全知鸟瞰式叙事视角来呈现景观,运用多种形式的叙事结构来搭建影片框架,包括板块式结构、中心串联式结构和并列递进式结构,还利用突破常规的叙事时间和多维立体的叙事空间来呈现交错立体的叙事时空。除此之外,《航拍中国》还运用了创新的叙事技巧来激活影片元素,包括简洁明快的叙事节奏和精美动感的数字呈现。最后,叙事视听语言方面,影片呈现了多重角度的影像奇观,包括垂直俯拍、平行拍摄、特殊拍摄三个角度,大气精湛的影像构图和巧妙组接的蒙太奇艺术构成了多样的艺术手法,开拓了影片视觉意象,优雅的配乐和宏大的解说艺术打造了一场听觉盛宴。
【学位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952
【部分图文】:

新疆,板块,地形,叙事结构


图3.1《新疆》地形板块截图??

影像,叙事空间,影片,示例


电视纪录片《航拍中国》的叙事研究??共计34集,?第一季一共包含了六集,以“省”为单位,每集50分钟,讲述??30多个地点,一集就是一个大型的叙事空间,在每个大空间范围里又包含了众??多小空间,从巍峨延绵的山脉到广袤的草原,从荒芜一人的沙漠地带到纷繁热闹??的城市街道,从到寒冷的北国边疆到热情洋溢的温暖海岛,从人类生活场景到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种种地理空间的切换能让观众在短时间内感受到不同地??域特色的景观,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影视是一种以空间形式表现的时??间艺术”?,而影视作品中的时间性必须建立在空间之上,并置入到叙事之内?,??因此同一个空间内,可以产生多个时间点,也能讲述不同时期的故事,叙事空间??与叙事时间的巧妙搭配创造出了多变的影像含义。??

地形图,海南,地形图,承制单位


3.33.?2.?2.?2高端的航拍技术??此档《航拍中国》纪录片,历时一年多拍摄,“总共使用了?57架无人航拍??机和16架载人直升飞机”??,无论是朝高空拍摄还是贴近地面飞行,全部都是使??用航拍,没有任何其他方式的补拍镜头,总行程近15万公里,相当于环绕赤道??4圈的距离,真正达到了“航拍中国”。除了开头及每个叙事段落的数字化板块??特效图,《航拍中国》的拍摄设备也是几近完美,承制单位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钟斌;;电视纪录片的音乐美学特征解读[J];音乐时空;2015年10期

2 王运歌;;国内新派纪录片的叙事艺术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1年10期

3 郑卫丹;;航拍纪录片中地面影像的配合——以大型航拍纪录片《飞越海西》为例[J];东南传播;2009年12期

4 蔡之国;;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节奏[J];当代传播;2006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桐语;纪实性影视作品叙事语言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2 宋晓雪;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郁章利;论中国当代纪录片叙事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46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846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c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