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微电影青春片叙事探究

发布时间:2020-10-20 10:35
   剧情短片,也可称之为“微电影”,在定义上一般认为是指30分钟之内,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人们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新型视频形式。本文探讨了互联网快速发展下,碎片化时间充斥的环境下,微电影形式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青春类微电影方面主要的叙事主题。同时比较微电影和传统电影在电影叙事上的异同。且主要探讨和研究了微电影青春片的叙事特点,以及它独特的叙事模式与策略。第一章以互联网的发展为背景展开,论述了微电影从广告营销式微电影到平民化,大众化微电影发展的过程。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社交媒体与视频网站的盛行,微电影逐渐成为了人们碎片化时间的重要娱乐方式。在设备普及,发布便捷的环境下,微电影逐渐趋于大众化,创作的主题也逐渐趋于日常化。在主题丰富的微电影中,青春类型的微电影由于它往往站在一个独特的视角中,展现的也通常是能够引起共鸣的情感,亦或是能够引起怀旧的情节,所以它在微电影类型片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席位。第二章就微电影中的青春类型影片的叙事主题进行的分类论述,讨论了他们的类型和特点。青春类微电影通常在表现场景中有两大类,第一是都市青春,通过对城市中车水马龙,物欲横流的社会的描绘,来表达都市中青年的职场拼搏,生活压力,大龄青年等社会问题。第二是校园青春,我们都会经历的校园生活,在那里留存的爱情,友情,师生情都是可以创作的蓝本。第三章站在叙事特征的角度,讨论了微电影的叙事,然后以微电影的青春片为例,探讨了这种片子在叙事特征上的独特性。第一,青春微电影在视听语言中表现为,镜头短小精悍且具有丰富的内涵,更倾向于对青春情感的表达。其次青春微电影的配乐和光色中拥有独特且重要的表现作用。第二,“微时间”是青春类微电影时间上的一个显著特征,首先是物理放映时间比较短;其次由于篇幅的限制,导致本事时间也较短,对于展现集中发生的事件较为容易;最后,在文本时间中,他的作用更大,需要承担更多时间畸变上的责任。第三,青春微电影在空间上同样具有“微空间”的特征,影片场景较少,空间布置较为朴实简洁生活化,在拍摄上多采用短镜头,剪辑上多采用快速剪辑的手法进行处理。第四章结合青春类微电影,论述了他们的叙事模式与叙事逻辑与策略。第一,青春片的表现重点便是青春的情感,将青春的情感元素融入到剧情中加以展现。第二,微电影中最显著的不同叙事结构就是碎片化的叙事,青春类的微电影同样也具有这样的叙事结构。第三,论述了微电影在悬念的设置与影片节奏的把控上叙事策略的特点,并同样以青春微电影为例论证了这个观点。最后,总结青春类微电影在主题选取,受众分析,叙事特征上的优势与缺陷,并对青春类微电影的发展做出简要的展望与反思。
【学位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90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微电影与青春片
    1.1 微电影的定义和发展
    1.2 青春类微电影
第2章 都市、校园为主的青春微电影叙事主题
    2.1 都市中的青春阵痛:城市中的青春
    2.2 青涩中的美好:校园中的青春
第3章 青春微电影的叙事特征
    3.1 从视听语言看微电影叙事
    3.2 微时间:青春微电影的时间把控
    3.3 微空间:青春爱情微电影的空间塑造
第4章 青春爱情微电影的叙事模式与策略分析
    4.1 叙事中情感元素的加入
    4.2 叙事结构的突破创新
    4.3 节奏的把控和悬念的设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璟;;《11度青春系列》微电影中的都市底层青年精神呈现的文化性反思[J];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11期

2 卜速;;试论微电影叙事的特征与效果[J];电影文学;2013年09期

3 曹露浩;;叙事学的角度探讨微电影的叙事模式[J];大众文艺;2013年07期

4 郑友奇;;微电影的叙事艺术特征略论[J];艺术百家;201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阳;微电影叙事特征及技巧探究[D];河北大学;2017年

2 汤亚;近五年中国微电影研究(2010-2014)[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3 汤雅君;微电影的情感表达及传播效果分析[D];新疆大学;2015年

4 陶冶;微电影叙事中的的平衡与戏剧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宋瑞;青春主题微电影的社会文化价值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袁瑶;网络电影叙事艺术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8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848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4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