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位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952;K89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影像民俗志”的研究背景
二、“影像民俗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影像民俗志”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志的研究
一、志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
二、志的属性及其特征
三、志的记录原则与体例
第二章 影像技术的研究
一、影像技术的发展历程
二、影像记录与制作方法
三、影像技术的优势与局限
第三章 民俗的研究
一、民俗与民俗学
二、民俗的特征
三、记录的民俗学与实践的民俗学
第四章 影像民俗志
一、影像民俗志的定义
二、影像民俗志的记录功能
三、影像民俗志的意义
第五章 影像民俗志案例分析
一、生活民俗《舌尖上的中国》
二、社会民俗《记住乡愁》
三、精神民俗《最后的山神》
第六章 影像民俗志的未来取向
一、加强民俗学科体系建设
二、技术、艺术与民俗的跨学科对接
三、影像民俗志的创作者素养
四、影像民俗志的伦理问题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丙中;;在古今中外的格局中探讨民俗志的写法[J];节日研究;2014年01期
2 黄龙光;;民俗志及其书写[J];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01期
3 张士闪;;当代民俗志书写的应有追求——以山曼教授《流动的传统》一书为核心个案的讨论[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巴莫曲布嫫;;民俗志表述范式的新探索——评《中国民俗文化志》北京区卷本的阶段成果[J];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01期
5 岳永逸;红山峪村村民生活的浓描与实录──我读《红山峪村民俗志》[J];民俗研究;2002年01期
6 ;《红山峪村民俗志》[J];民俗研究;2000年03期
7 刘锡诚;一部成功的民俗志[J];民俗研究;1998年03期
8 宋兆麟;地方民俗志的佳作[J];民俗研究;1998年03期
9 乌丙安,柯杨,陈勤建;著名学者评《山东省志·民俗志》(二)[J];民俗研究;1998年04期
10 ;《山东省志·民俗志》正式出版发行 《山东省志·民俗志》首发座谈会在济南召开[J];民俗研究;199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向振;城边村日常生活与生计策略的民俗志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丽莹;影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2 曲乐祯;周村芯子的民俗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
3 张奎昌;《神的民俗志》(节选)翻译报告[D];河南大学;2017年
4 李鸿亮;1895~1937年河南庙会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5 王静梅;赵各庄民俗志—对“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实践与反思[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赵龙;论新时期民俗学的发展阶段[D];山东大学;2007年
7 张春花;关于《恶所的民俗志》的翻译报告[D];河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62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862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