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
发布时间:2020-11-02 00:50
本文主要关注1897-1932年间中国电影批评的思潮起伏,研究时段是从中国电影批评最早发端一直延续到左翼影评集体亮相之前。在这一历史时期,西方文化的进入,促成了中国思想界急于融入世界潮流的社会功利倾向;在“文明等级论”的影响下,国人开始对中国既有之文化资源进行重估;而亡国灭种、救亡图存的现实焦虑,也不断激起国内的民族主义思潮。本文即着力观照上述思潮影响下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研究内容将涉及文化整合、民族意识、威权政治、社会功利多个视阈间的渗透与震荡。电影舶来中国之时,适逢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晚清以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多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但各色思潮在老旧中国落地的过程几近必然地交织着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蛮横与中国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懦弱,这令救亡图存成为此时最重要的社会议题。较之西方,中国的现代性启蒙有两点不同,一是“救亡压倒启蒙”,使得思想界过度关注物质追求与权力宰制,显现出较强的社会功利色彩;二是“启蒙成了唯一的救亡”,使得国人在潜意识中认同了“文明等级论”等帝国主义的文化逻辑,简单地将东西文化比附于新旧文化,进而促成了极端的“西化”倾向。这为中国早期电影批评思潮渲染了精神底色。同时,基于救亡图存而不断显现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对“文以载道”等传统文脉的无意识固守,也均参与到了上述思潮的流变过程。基于此,本文具体分成以下几个板块。绪论——系统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前期研究成果,以及1897-1932年间中国电影批评的基本特征。第一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传统回响。在梳理早期电影批评的思想史语境的基础上,着力于探讨早期电影批评对传统文艺观念的承继与变奏,具体着眼于“影戏话”等早期批评文本所显现出的传统诗话“缘情遣兴”之思维,以及潜隐于现代性震撼体验之后的“文以载道”的批评观。第二章——早期电影批评对西方文化的“镜鉴”。主要关注早期电影批评中论证影戏源流中土的“西学中源”意识、影戏说的“中体西用”意识,以及卢梦殊主编《银星》杂志鼓吹之“新英雄主义”影剧观对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借鉴和改造。第三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民族意识。着力于梳理“国片复兴”运动、“民族主义电影”运动、辱华电影抗议事件中所渗透之力避欧化、国民性批判以及民族国家(nation)作为“想象的共同体”通过大众传媒达成民族认同的过程。第四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社会功利思维。关注早期电影评论中对电影的娱乐属性与教化属性的交锋,涉及商业娱乐电影、教育电影运动以及电检制度创设伊始电影评论围绕上述话题所做的讨论,对于类型叙事、电影宣教以及国民党文艺政策做思潮上的厘清。结语——总结全文。指出本文始终观照文化整合、民族意识、权威政治、社会功利多个视阈间的渗透与震荡,对影人批评、学人批评、报人批评和大众批评等各种批评模式的话语取向做出归纳,对商业话语、政治话语、精英话语以及市民话语在多个问题上的表述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区分,以期勾勒一段历史思潮的真实面貌。在上述板块的讨论中,仰仗于当前大量民国期刊电子数据库的广泛建立,本文借助更为快捷和相对完备的史料搜集,重新考证了“影戏源流中土”理念的滥觞、电影“第八艺术论”的译介过程、《银星》杂志“新英雄主义”影剧观的理论渊源、《电影月刊》“民族主义电影运动”的外部政治环境,清华“丄社事件”的前后因由。同时,本文从思潮史的角度审视早期“影戏话”对传统“诗话”思维的承继,“国片复兴运动”对晚清以降“实业救国”理念的延续,以及“高台教化”文艺理念在“电影教育运动”中的显影与变奏。进而,本文以新史料的挖掘与新视角的选取体现了创新意识,并希望借助上述问题的厘清对中国早期电影批评思潮研究做出有益的尝试。
【学位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909.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启蒙与电影的传入
二、1932年之前中国电影批评的特征
三、范式和视角
第一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传统回响
第一节 近现代思潮迭起中的早期电影批评
一、现代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入
二、对“人”的关注:个体性与群体性
三、对制度的探讨:政治与功利色彩
第二节 “缘情遣兴”在早期影评中的在场
一、从传统“诗话”到“影戏话”
二、“考证故实”:光影叙事的冲动
三、“随性闲谈”:日常生活的在场
第三节 “民智教化”在早期影评中的延续
一、惊叹:观影的奇观体验
二、电影作为现代性的物化表征
三、“启发民智、教化民众”理念的血脉相续
第二章 早期电影批评对西方文化的镜鉴
第一节 西学中源:“影戏源流中土”的偏执论证
一、“影戏源流中土”的文本表述
二、“西学中源”说的历史衍变
三、“影戏源流中土”的文化心理机制
第二节 中体西用:“影戏论”的体用之道
一、电影的艺术“家数”
二、“影戏论”的技巧批评实践
三、“影戏论”的文化底色
第三节 群己之辩:“新英雄主义”影剧观的在地化历程
一、“新英雄主义”溯源:从罗曼·罗兰到《银星》
二、“新英雄主义”之新:革命与领袖
三、“新英雄主义”的功用:平民、阶级与群己观
第三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民族主义思潮
第一节 “国片复兴运动”与作为公共事业的电影
一、“复兴国片”与实业救国
二、“到民间去”:语焉不详的平民化
三、步入公共领域的电影与儒商精神
第二节 抗议“辱华电影”与众声喧哗间的多方话语角力
一、国族形象:自我表述的冲动
二、文化渗透:表述中国的冲动
三、话语共谋:多方角力的公共事件
第三节 “民族主义电影运动”与“国民性”改造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与《电影月刊》
二、改造“国民性”的一次尝试
三、“民族主义电影运动”的当下性省思
第四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社会功利思维
第一节 电影娱乐思潮:正当娱乐、类型意识与叙事机制
一、正当娱乐:从清华“丄社事件”说起
二、类型意识:商业导向与话语征用
三、叙事机制:滑稽穿插与教化字幕
第二节 电影教育思潮:直观教育、社会教育与寓教于乐
一、直观教育:作为教学方式的电影
二、社会教育:电影的普及传播
三、寓教于乐:文化统制的话语策略
第三节 电影检查思潮:必要、权属与主体定位
一、电影检查之必要:社会教化、行业准入与民族主义情绪
二、电影检查的权属机制:行政权力、统一电检与派系纷争
三、电影检查的主体定位:体恤商艰、艺术眼光与意识管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6343
【学位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909.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启蒙与电影的传入
二、1932年之前中国电影批评的特征
三、范式和视角
第一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传统回响
第一节 近现代思潮迭起中的早期电影批评
一、现代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入
二、对“人”的关注:个体性与群体性
三、对制度的探讨:政治与功利色彩
第二节 “缘情遣兴”在早期影评中的在场
一、从传统“诗话”到“影戏话”
二、“考证故实”:光影叙事的冲动
三、“随性闲谈”:日常生活的在场
第三节 “民智教化”在早期影评中的延续
一、惊叹:观影的奇观体验
二、电影作为现代性的物化表征
三、“启发民智、教化民众”理念的血脉相续
第二章 早期电影批评对西方文化的镜鉴
第一节 西学中源:“影戏源流中土”的偏执论证
一、“影戏源流中土”的文本表述
二、“西学中源”说的历史衍变
三、“影戏源流中土”的文化心理机制
第二节 中体西用:“影戏论”的体用之道
一、电影的艺术“家数”
二、“影戏论”的技巧批评实践
三、“影戏论”的文化底色
第三节 群己之辩:“新英雄主义”影剧观的在地化历程
一、“新英雄主义”溯源:从罗曼·罗兰到《银星》
二、“新英雄主义”之新:革命与领袖
三、“新英雄主义”的功用:平民、阶级与群己观
第三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民族主义思潮
第一节 “国片复兴运动”与作为公共事业的电影
一、“复兴国片”与实业救国
二、“到民间去”:语焉不详的平民化
三、步入公共领域的电影与儒商精神
第二节 抗议“辱华电影”与众声喧哗间的多方话语角力
一、国族形象:自我表述的冲动
二、文化渗透:表述中国的冲动
三、话语共谋:多方角力的公共事件
第三节 “民族主义电影运动”与“国民性”改造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与《电影月刊》
二、改造“国民性”的一次尝试
三、“民族主义电影运动”的当下性省思
第四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社会功利思维
第一节 电影娱乐思潮:正当娱乐、类型意识与叙事机制
一、正当娱乐:从清华“丄社事件”说起
二、类型意识:商业导向与话语征用
三、叙事机制:滑稽穿插与教化字幕
第二节 电影教育思潮:直观教育、社会教育与寓教于乐
一、直观教育:作为教学方式的电影
二、社会教育:电影的普及传播
三、寓教于乐:文化统制的话语策略
第三节 电影检查思潮:必要、权属与主体定位
一、电影检查之必要:社会教化、行业准入与民族主义情绪
二、电影检查的权属机制:行政权力、统一电检与派系纷争
三、电影检查的主体定位:体恤商艰、艺术眼光与意识管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范伯群;;名编周瘦鹃的标新立异精神[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汤姆·冈宁;范倍;;吸引力电影:早期电影及其观众与先锋派[J];电影艺术;2009年02期
3 郑大华;;嘉道经世思潮与晚清社会的近代转型[J];史学月刊;2008年01期
4 陈山;;理论的发现:中国电影理论思维的萌芽与形成[J];当代电影;2008年01期
5 黎萌;1937年的发现[J];电影艺术;2003年05期
6 汪卫东,张鑫;国民性:作为被“拿来”的历史性观念——答竹潜民先生兼与刘禾女士商榷[J];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01期
7 张法 ,张颐武 ,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J];文艺争鸣;1994年02期
8 侯曜;影戏剧本作法[J];当代电影;1986年01期
本文编号:2866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866343.html